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23 陳振林 王昌林 978752282924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NT$1,005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23
ISBN:9787522829241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著編譯者:陳振林 王昌林
叢書名:氣候變化綠皮書
頁數:37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123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經濟學模擬聯合實驗室編撰的第15部「氣候變化綠皮書」,本書聚焦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深入分析國際國內應對氣候變化面臨的新形勢,從不同側面展現我國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政策和行動,對關心氣候變化、「雙碳」目標和綠色低碳發展的各級決策者和管理人員、科研人員、大專院校教師和學生,以及社會公眾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本書強調,全球氣候危機的形勢愈演愈烈,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受到空前的巨大挑戰,實現《巴黎協定》目標任重道遠。應對氣候危機,促進全球綠色發展轉型,凝聚了最廣泛的全球共識。中國面對紛繁複雜的國際形勢,積極穩妥推動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取得積極進展。「1+N」政策體系已經建立並不斷完善,引導地方、城市、行業、企業和社會公眾積極行動起來,逐步形成全社會落實「雙碳」目標的合力。

作者簡介

王昌林,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 兼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博士生導師。1991年研究生畢業後到國家發改委工作,曾任國家發改委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主要從事宏觀經濟和產業經濟研究,在《求是》《人民日報》《經濟日報》《光明日報》等報刊上發表文章100餘篇,著有《新發展格局——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我國重大技術發展戰略與政策研究》等多部著作,多次獲得國家發改委優秀成果獎勵。

目錄

Ⅰ 總報告
1 應對氣候變化形勢分析與展望(2022∼2023) 陳迎 巢清塵 胡國權 王謀 張永香
Ⅱ 氣候變化科學新認識
2 氣候變化威脅人類安全與健康 王元豐
3 全球氣候變化科學評估進展 黃磊 楊嘯 王朋嶺
4 氣候臨界點與未來風險應對 王長科 黃磊 周兵
5 中國農業氣候資源變化分析 廖要明 陸波
Ⅲ 國際氣候治理進程
6 《生物多樣性公約》下氣候變化議題演進與發展 關婧 秦圓圓
7 公正轉型路徑工作方案:意義與挑戰 王謀 康文梅 劉莉雯
8 全球盤點的規則、實踐與成果展望 梁媚聰
9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全球適應目標談判進展 劉碩 李玉娥
10 碳中和進程中全球清潔能源技術發展面臨的挑戰及其應對策略 張劍智 晏薇 鄭靜 孫丹妮
11 氣候資金議題談判焦點與展望 馮超
Ⅳ 國內政策和行動
12 產品碳足跡核算與評價助力全產業鏈綠色低碳發展 張軍濤 王艷艷 譚效時 王璘姬
13 新發展階段我國農村居住建築綠色低碳發展技術與政策體系研究 賀旺 王野
14 我國鞏固提升陸地生態系統碳匯能力的政策與行動 郭青俊 張國斌
15 數字技術助力低碳轉型 騰訊碳中和團隊 騰訊研究院團隊 騰訊雲團隊
16 「雙碳」目標下氣候變化教育體系構建與實施 馮洪榮 王巧玲 李家成 張婧 馬莉 王永慶 李曙東
17 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對新型電力系統的影響及應對 劉澤洪 陳星 劉昌義 趙子健 楊方
18 風能和太陽能開發利用對中國實現碳中和的潛在貢獻 王陽 巢清塵
19 國內「雙碳」認證進展、挑戰與政策建議 崔曉冬 曹婧 陳軼群 鄧秋瑋
20 我國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機制發展現狀及展望 朱磊
Ⅴ 行業和城市應對行動
21 水泥行業減污降碳績效評估方法研究與實證分析 趙夢雪 馮相昭
22 中國鋁工業綠色低碳發展的途徑及措施 宋超 莫欣達 孟傑
23 中國城市綠色低碳發展評價(2022) 中國城市綠色低碳評價研究項目組
附錄一 氣候災害歷史統計 翟建青 李廣宗 董志博
附錄二 縮略詞 胡國權
Abstract
Contents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