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大學圖書館藏古籍書目 劉志軍 李海燕 978750137660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國家圖書館
NT$2,29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寧夏大學圖書館藏古籍書目
ISBN:9787501376605
出版社:國家圖書館
著編譯者:劉志軍 李海燕
頁數:53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187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一、該書收錄範圍為寧夏大學圖書館收藏的產生於1912年以前,具有文物價值、學術價值和藝術價值的文獻典籍,包括漢文古籍、域外古籍和少數民族文字古籍。該書目共收錄3031部古籍。
二、該書目的編排,分為經、史、子、集、新學、類叢六部。類目設置以及每部類內書目的編排順序,基本依據《中國古籍總目》。
三、著錄款目包括總順序號、題名、卷數、著者、版本、冊數、行款、版式、存缺卷、叢書子目、索書號。
四、一部古籍一條款目,複本亦單獨著錄。
五、叢書題名按《中國叢書綜錄》著錄。叢書中子目信息著錄,依照同一種叢書、相同子目的,只保留其中一種子目信息,不重複著錄;同一種叢書若存缺卷信息不同,則每種按實際情況著錄。子目全者,題名處不著錄具體種數卷數;不全者,則在版式信息后著錄存幾種幾卷,具體存缺卷信息隨子目著錄。
六、索書號前帶「*」為本館自選善該書目。
七、該書目后附有「書名字頭筆畫索引」「書名筆畫索引」「著者字頭筆畫索引」「著者筆畫索引」。書名索引系該書目所著錄各書名(不包括子目書名)的綜合索引;著者索引系該書目所著錄各著者(不包括子目著者)的綜合索引。兩種索引前皆編有字頭筆畫檢字,以便讀者。

目錄

前言/序言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指出要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挖掘其豐富內涵,以利於更好地堅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古籍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幾千年中華文明和歷史的見證。
寧夏大學圖書館從建館至今經過六十余年的累積,古籍藏量四萬余冊,藏量在全國範圍內雖算不上多,但在整個寧夏地區卻是首屈一指。在重視古籍藏書建設的基礎上,積極向社會揭示館藏,更好地為學術研究和讀者服務就成為圖書館義不容辭的責任。編製一部詳盡完善的古籍目錄一直是寧夏大學圖書館幾代古籍工作者的夙願。1983年,寧夏大學圖書館組織人員首次對館藏古籍進行整理,撰寫了簡單的目錄卡片;1989年,完成了《寧夏大學圖書館?裝古籍善本書目》的編寫工作,經油印內部發行;2007年9月,原人文學院胡玉冰教授的研究生李又曾、王艷秀、蘇會儉、佟玲等對館藏古籍進行調查登記,前後歷時兩年完成調查,填寫了調查登記表並形成報告,以此完成了他們的畢業論文。這三次古籍整理工作於我館古籍整理編目有開創奠基之功,自當永記。然而,因諸多因素之限制,這些書目尚未能詳盡反映館藏古籍的全貌。因此,全面、系統地揭示館藏,編寫一部詳盡完善的館藏古籍書目就顯得尤為必要。
2007年,國務院頒布了《板于進一步加強古籍保護工作的意見》,「中華古籍保護計劃」開始實施,國家古籍保護中心牽頭在全國範圍內開始有組織、有計劃、有統一規範的古籍普查登記工作。為貫徹落實意見精神,根據寧夏古籍保護中心關於全區古籍普查登記工作的統籌部署及安排,2011年寧夏大學圖書館的古籍普查登記工作拉開帷幕。此次普查,明確了普查規範及著錄規則,在普查時逐冊翻檢原書,將每部古籍的題名、卷數、著者、版本等基本信息在「全國古籍普查登記平台」中進行著錄。這是寧夏大學圖書館自建館以來,開展的最全面詳盡、細緻、規範的古籍普查登記工作,筆者全程參与了此次古籍普查登記工作。經整理,寧夏大學圖書館藏古籍三千余部,四萬余冊,善本古籍232部3644冊。其中不乏一些精刻佳槧、稀有稿抄、域外漢籍、古舊方誌等等。尤為欣慰的是,通過此次整理髮現的館藏清道光十六年(1836)稿本《漢石例》、清中期稿本《香南精舍金石契》、徐時棟舊藏清乾隆六十年(1795)蘭溪文印堂刻本《河東先生集》分別入選第二、第三、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此次古籍普查登記及整理工作意義重大。不但摸清了家底、了解了古籍存藏現狀,而且直接促進了館藏古籍存藏環境的改善。圖書館因此申請專項經費購置了一批樟木書櫃存放所有古籍,為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的三部古籍購置了保險柜,並將善本古籍與普通古籍分庫存放,實行分級分類保護,使得館藏古籍得到有效保護。
雖然古籍普查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果,但是寧夏大學作為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其圖書館作為寧夏地區古籍藏量最多的單位,如何將這些珍藏在「深閨」的古籍在保護好的基礎上進一步做好傳承推廣和開發利用一直是筆者不斷思考的問題。今年作為「十四五」的關鍵之年,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古籍工作的意見精神,推動我館古籍工作再上新台階,筆者對原古籍普查目錄進行了再次審核校對,對著錄中存在的錯誤描述據原書進行了校勘,著錄失范之處依相關要求進行了調整,對著錄不完整的信息作了必要的補充完善,對叢書子目著錄及存缺卷情況進行了一一核對,並參照《中國古籍總目》排序規則進行排序,最終這部《寧夏大學圖書館藏古籍書目》(以下簡稱《書目》)得以編纂完成。
《書目》主要收錄館藏以中國古典裝幀形式裝訂、刻印或抄寫於1912年以前的書籍。每部古籍著錄其序號、題名、卷數、著者、版本、冊數、行款、版式、存缺卷等信息。《書目》的編纂,一方面是對寧夏大學圖書館古籍館藏建設的一次總結,可為研究館藏古籍提供寶貴的第一手資料,方便教學科研人員及讀者查考利用,實現藏用並舉;另一方面筆者在對館藏古籍的全面梳理過程中,發現了一些稀有稿抄本、名人批校題跋本、稀見地方文獻等,為今後館藏古籍整理研究及開發利用提供線索,亦可服務於寧夏大學「211工程」及「雙一流」學科建設,為在新時代進一步宣傳寧夏大學特色館藏及提升寧夏大學形象提供有力依據。
本書的編纂,是1958年建校以來寧夏大學圖書館的一件大事。《書目》如今終於要與讀者諸君見面了,這其中,除了編者對古籍工作的熱愛與努力外,還要感謝校領導及館領導一直以來對古籍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感謝老一輩圖書館人劉之樾、劉玉梅等同志前期奠定的基礎;感謝新一代圖書館人庄青、才波、陸風紅、馬謙等同志在此書編纂時給予的協助;感謝寧夏回族自治區古籍保護中心同仁在古籍普查時給予的指導與幫助。同時,《書目》得以順利出版,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各位編輯付出不少心血,在此一併致謝!
由於編者水準有限,疏漏不當之處在所難免,尚祈方家指正。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