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苑御制詩 中共北京市大興區委宣傳部 天津大學建築學院編 978750137110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國家圖書館
NT$1,145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南苑御制詩
ISBN:9787501371105
出版社:國家圖書館
著編譯者:中共北京市大興區委宣傳部 天津大學建築學院編
頁數:22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107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清代皇帝駕幸南海子,留下數百篇吟咪南苑的御制詩作。清朝末年,在內憂外患之際,清政府下令放墾南苑,一代皇家苑囿至此凋敝。如今,我們只能從清代皇帝吟咪南海子的御制詩作中,回首古苑宸跡,再觀南囿風景。
《南苑御制詩》在整理時,對每位皇帝吟詠南海子的詩作,均標註了作詩的年份,如康熙十七年(一六七八)的《月》,即為康熙皇帝玄燁于康熙十七年所作。部分詩作,乃是某位皇帝即位前或退位后所作,如嘉慶皇帝曾在乾隆四十一年(一七七六)作《出北紅門》、乾隆皇帝曾在嘉慶元年(一七九六)作《團河行宮作》等,我們將這些詩作也收入該書,但以「乾隆四十一年(一七七六)顒琰嘉慶元年(一七九六)弘曆」的形式加以標註,以示區分。

目錄
南苑風景
雜詠
康熙十七年(一六七八)
南苑晚景康熙十七年(一六七八)
南苑橋上大風康熙十七年(一六七八)
南苑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八三)
季冬南苑十首康熙四十三年(一七?四)
南苑晚雪康熙四十三年(一七?四)
柳絮康熙五十三年(一七一四)
暮春雜詠雍正七年(一七二九)
南苑雨中即景雍正十二年(一七三四)弘曆
時巡近郊見西成有象喜而賦此乾隆四年(一七三九)
詠盆中佛手乾隆四年(一七三九)
乾隆四年(一七三九)
秋日奉皇太后駕幸南苑即事八首乾隆五年(一七四?)
秋夜南苑行宮懷舊迭前韻乾隆五年(一七四?)
詠盆中小菊乾隆五年(一七四?)
夜雨乾隆五年(一七四?)
桃葉落乾隆五年(一七四?)
秋蝶乾隆五年(一七四?)
郊外即事乾隆五年(一七四?)
田舍乾隆五年(一七四?)
絕句八首乾隆五年(一七四?)
春宵月下有懷乾隆七年(一七四二)
春夜南苑行官即事迭前韻乾隆七年(一七四二)
靜夜思乾隆七年(一七四二)
瓶中桂乾隆七年(一七四二)
夜乾隆七年(一七四二)
晴乾隆七年(一七四二)
靜夜鐘聲乾隆七年(一七四二)
曉乾隆七年(一七四二)
盆中水仙乾隆九年(一七四四)
詠花瓷書燈乾隆九年(一七四四)
草色乾隆九年(一七四四)
老杏乾隆九年(一七四四)
南苑行宮
南苑寺廟
閱武行圍
第一節慶宴飲
園居理政

前言/序言
南海子,清代亦稱南苑,位於北京城南,佔地二百余平方千米,是明清時期北京地區規模最大的皇家園林,也是清代皇家園林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回溯南海子源遠流長的歷史,早在遼金時期這裏就是帝王圍獵之地。元代『南海子一帶設下馬飛放泊,是毗鄰元大都的皇家獵場,世居草原的蒙古貴族在此挽弓射雁、縱馬馳騁。明代永樂皇帝遷都北京,改建下馬飛放泊,築起垣牆,始稱南海子。明代商喜《明宣宗行樂圖》描繪了宣德皇帝出行遊獵的場面,出宮苑入林郊,丘壑縱橫、溪水潺潺、樹茂花繁、飛鳥走獸成雙結對的場景就是明初南海子景緻的真實寫照。清軍入關后,順治皇帝下令重修南海子,改稱南苑,闢為講武之地,南苑自此成為名副其實的皇家苑囿。
苑囿起源於先秦、兩漢時期,多依傍濕地營建,兼具物質生產及生態資源保護功能,體現出古代傑出的生態智慧,是博大精深的中國古典園林文化之起源。南海子位於北京小平原南部的南潛水溢出帶上,隨著古永定河道的擺動,這裏形成了一片水草豐美、湖泊密布的濕地,這片濕地就是南海子營建的生態環境基礎。南海子依託濕地資源,建立與都城共生的皇家苑囿,傳承以自然生態為主的古代苑囿模式,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古代園林建設的生態智慧。在保護生態和物種多樣性的前提下,南海子的營建改善了自然環境,協助北京城抵禦自然災害,承擔了養源、清流、濟運、蓄洪、均沙的綜合水利功能,以豐沛的水源保證了京城生命線ll京杭大運河的通暢無阻。作為北京運河文化帶上的明珠,南海子是當之無愧的!
清代初期,南海子是紫禁城外第一個政治副中心,大量的政治、外交、禮佛、祭祀、軍事演練等活動都在這裏進行。在三山五園經營之前,南苑是皇帝政治生活的重要據點。五世達賴喇嘛首次進京朝見順治皇帝,即在南苑舉行會晤。至康乾盛世,南海子進入營建的全盛時期,逐漸具備物質生產、資源儲備、狩獵、閱兵、駐蹕、遊憩等多重功能,堪稱中國古代皇家苑囿的集大成者。晚清時期,由於國力漸衰,南苑承擔的重大慶典儀式逐漸減少,但仍是朝廷重要的駐軍基地,醇親王奕?掌管的神機營就於南海子駐軍。
南海子地處京城與京南御道的節點位置,堪稱清代行宮體系的咽喉。康熙朝時,南海子的咽喉作用初露端倪,《康熙南巡圖》特別繪製有皇帝儀仗在南海子北紅門列隊迎駕的場景。至清代巡幸活動最為鼎盛的乾隆朝,南海子遂成為使用最頻繁的出發或迴鑾駐蹕地點。另外,在康熙年間,以南海子為測量起點所進行的一系列地圖測繪活動,形成了康熙營造尺,並最終影響了世界度量衡制度。康熙五十七年(一七一八)完成的《直隸全圖》是當時全世界最大規模,也是最先進的地圖之一,南海子的水系在該圖中也有精確描繪。
清代皇帝駕幸南海子,留下數百篇吟咪南苑的御制詩作。清朝末年,在內憂外患之際,清政府下令放墾南苑,一代皇家苑囿至此凋敝。如今,我們只能從清代皇帝吟咪南海子的御制詩作中,回首古苑宸跡,再觀南囿風景。
本書在整理時,對每位皇帝吟詠南海子的詩作,均標註了作詩的年份,如康熙十七年(一六七八)的《月》,即為康熙皇帝玄燁于康熙十七年所作。部分詩作,乃是某位皇帝即位前或退位后所作,如嘉慶皇帝曾在乾隆四十一年(一七七六)作《出北紅門》、乾隆皇帝曾在嘉慶元年(一七九六)作《團河行宮作》等,我們將這些詩作也收入本書,但以「乾隆四十一年(一七七六)顒琰嘉慶元年(一七九六)弘曆」的形式加以標註,以示區分。
由於編者能力有限,本書在整理過程中,難免會出現疏漏。所有這些,還望讀者不吝賜教,以期改正。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