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河洛石刻文化記憶研究 ISBN:9787522827223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著編譯者:黃婕 頁數:26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113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如果說「二十四史」在紙上記錄和構建了中國人共同的歷史世界,河洛地區的石刻遺存就是這些歷史的具體實踐結果。看似零散分散的石刻,實際上傳承有序,閃爍著豐富而多元的文化要素。它們由華夏文明進程這條隱秘的暗線相連接。河洛古代石刻影響巨大,潛移默化地塑造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精神世界,其文化記憶凝聚華夏文明的共識和價值原則,進而形成身份認同。 本書嘗試從「文化」「記憶」相結合的視角,將石刻與中原地區的思想文化、華夏文明的發展進程進行對照分析,重點關注與這些石刻在同一片生活空間的人與石刻的互動關係,希望通過解讀河洛地區古代石刻的文化記憶,發現和理解河洛地區的古代石刻是如何參与歷史書寫,如何塑造、建構華夏歷史的,從而引發更多的人關注石刻作為精神與物質雙重遺產的歷史意義與當代價值。作者簡介 黃婕,1977年生,河南洛陽人。日本國立長崎大學環境科學博士,現為河南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歷史都市文化環境、中日比較文化,有多篇論文發表于中日相關學刊。目錄 第一章 文明與石頭刻著歷史的石頭 文化記憶相關理論及流變 作為記憶媒介的石頭 石刻文化的起源與發展 石刻文化的傳播特點 中國特有的金石學 第二章 河洛地區石刻源流 「河洛」的歷史與範圍 石器時代的河洛地區 二里頭文化遺址中的石器 文字與原始刻畫符號 古代石刻的製作 第三章 二里頭玉石禮器:華夏王朝的最初記憶 開啟青銅時代 「石」與「玉」 綠松石「龍」形器 「龍」對中華民族的意義 第四章 漢魏石經:華夏文明的儒家底色 關於石經 石經刊刻的緣起 熹平石經的政治意圖 熹平石經的儒學意義 熹平石經對儒生的影響 歷盡劫難的漢魏石經 石經帶來的文字美學與深情 第五章 墓葬石刻:中國式的死亡紀念 碑的最初功用 早期漢碑的典型 刑徒與磚 中原墓葬石刻演變 歷代河洛出土墓葬石刻擷英 儒、釋、道雜糅的死亡觀念——以單信墓誌為例 以石代金,同乎不朽 第六章 龍門石刻:皇權籠罩下的佛光 進入中原的佛教與石窟 北魏時代的龍門石窟 盛唐時代的龍門石窟 皇權籠罩下的佛光 「龍門體」的力量 第七章 石刻與文化記憶 記憶與遺忘 成為歷史的集體記憶 被建構起來的歷史與身份 刻入石頭的華夏文明 終章河洛石刻的歷史意義與當代價值 河洛地區的紀念碑刻 石刻的當代價值及走向世界之路 結語 圖片索引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