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城市導向下的海綿城市規劃設計與實踐 成玉寧 978750743647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城市
NT$1,068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公園城市導向下的海綿城市規劃設計與實踐
ISBN:9787507436471
出版社:中國城市
著編譯者:成玉寧
頁數:24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177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海綿城市的建設不僅僅只是強調城市下墊面具有類海綿的效應,更是要針對城市建成環境特徵,尤其是水文過程特徵,系統研究城市的自然降水、下墊面屬性、水資源的「滲、滯、蓄、凈、用、排」等系列過程。因而相關的理論、方法與技術的應用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理論上需要針對城市水環境構建系統思維,海綿城市的系統意義不在於解決單一問題,不在於對雨水的保留、凈化或利用,而在於在系統的架構中滿足不同的條件、不同的要求以及不同的使用訴求,實現水綠交融下的城市發展;方法上需要辯證統籌城市藍綠灰三大基礎設施系統的協同作用,以灰色骨架為城市支撐,以綠色和藍色紐帶為貫穿手段是公園城市、海綿城市的有效推進手段,各系統彼此有效整合必將產生「1+1>2」的高效能;技術上則強調科學定量,以數字技術貫穿前期的分析與評價、中期的模擬與設計、後期的監測和管控等海綿城市規劃設計全過程,充分提高其客觀性、科學性和精準性。

作者簡介

成玉寧,1962年4月出生於南京市,1984年獲南京林學院園林專業農學士學位,1984年8月至1987年8月,就職于南京市園林規劃設計研究所,1990年、1993年分別獲東南大學建築系工學碩士、博士學位,1993年起於東南大學建築學院任教,現任東南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東南大學建築學院景觀學系主任、東南大學景觀規劃設計研究所所長、東南大學風景園林學科帶頭人、東南大學建築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七屆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人保部風景園林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高等學校土建學科風景園林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理事、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理論與歷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風景園林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江蘇省土木學會風景園林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園林》雜誌編委。 成玉寧從事風景園林規劃設計、景觀建築設計、景園歷史及理論、數字景觀及技術等領域的研究30餘年,主持多項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著有《現代景觀設計理論與方法》《濕地公園設計》等,主編《園林建築設計》《中國園林史教程》等教材以及《數字景觀》《現代風景園林理論與實踐》等叢書;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設計作品獲國家及省部級優秀設計獎20餘次。

目錄

第1章 公園城市與海綿城市
1 1 城市水環境問題
1 1 1 水資源短缺
1 1 2 旱澇災害頻發
1 1 3 水污染嚴峻
1 1 4 水生態系統脆弱
1 2 「海綿」理念的歷史溯源
1 2 1 傳統適水人居的智慧
1 2 2 當代可持續涉水理念的發展
1 2 3 我國「海綿城市」的提出
1 3 基於系統思維的海綿理念
1 3 1 城市旱澇問題的本質
1 3 2 系統協同思維引導
1 3 3 解決城市旱澇問題的耦合途徑
1 4 公園城市導向下的海綿城市規劃設計與實踐
1 4 1 公園城市導向下旱澇兼治的海綿系統協同觀
1 4 2 公園城市導向下以績效為目標的海綿技術觀
1 4 3 公園城市導向下基於低影響開發的海綿實踐觀
第2章 因天地制宜的海綿城市原理
2 1 因天地制宜的海綿城市建設要點
2 1 1 系統性的海綿城市體系作為海綿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
2 1 2 生態性的城市水文過程作為海綿城市建設的關鍵出路
2 1 3 前瞻性的藍綠灰耦合方法作為海綿城市建設有效途徑
2 2 海綿城市建設的目標和機制
2 2 1 海綿城市建設的多元目標
2 2 2 海綿城市建設的評價標準
2 2 3 海綿城市建設的機制
2 3 藍綠灰耦合的海綿城市規劃設計方法
2 3 1 藍綠灰耦合的生態系統服務
2 3 2 藍綠灰耦合的空間關係
2 3 3 空間優化和決策系統
第3章 海綿城市規劃設計的關鍵技術
3 1 海綿城市專項規劃
3 1 1 海綿城市空間格局規劃
3 1 2 海綿城市總體規劃
3 1 3 海綿城市分區管控規劃
3 1 4 與其他專項規劃的銜接
3 2 海綿城市設計
3 2 1 道路
3 2 2 廣場
3 2 3 建築用地
3 2 4 公園綠地
3 2 5 地表水體
3 3 海綿城市工程技術
3 3 1 綠色海綿技術
3 3 2 藍色海綿技術
3 4 海綿城市模擬技術
3 4 1 水文模擬的意義
3 4 2 水文模型
3 4 3 軟體模型的構建
3 4 4 模型在規劃設計中的應用
3 5 海綿城市測控技術
3 5 1 測控技術
3 5 2 測控系統
3 5 3 測控技術應用
第4章 典型案例
4 1 南京河西建鄴區海綿城市規劃
4 1 1 現狀條件與問題分析
4 1 2 規劃目標
4 1 3 關鍵技術
4 1 4 規劃成果
4 2 南京市官窯山、李家山山地公園海綿系統構建
4 2 1 現狀條件與問題分析
4 2 2 設計目標
4 2 3 關鍵技術
4 2 4 設計成果
4 3 低影響開發下的江寧區格致路街區尺度景觀水環境設計
4 3 1 現狀條件與問題分析
4 3 2 設計目標
4 3 3 關鍵技術
4 3 4 設計成果
4 4 徐州市襄王路節點海綿綠地設計
4 4 1 現狀條件與問題分析
4 4 2 設計目標
4 4 3 關鍵技術
4 4 4 設計成果
4 5 華僑城CO商業廣場複雜地下空間景觀及低影響開發設計實踐
4 5 1 現狀條件與問題分析
4 5 2 設計目標
4 5 3 關鍵技術
4 5 4 設計成果
4 6 南京市河西天保街生態路系統研究與實踐
4 6 1 現狀條件與問題分析
4 6 2 設計目標
4 6 3 關鍵技術
4 6 4 設計成果
4 7 蘇州市城北路海綿系統設計
4 7 1 現狀條件與問題分析
4 7 2 設計目標
4 7 3 關鍵技術
4 7 4 設計成果
第5章 公園城市導向下的海綿城市規劃設計展望
5 1 築牢城市生態本底,全尺度保護和修復城市生態系統功能
5 1 1 生態保護與利用優先,全方位共建城市生命共同體
5 1 2 堅持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因時制宜,尊重生態過程與自然形態
5 1 3 依託生態敏感性和建設適宜性進行擬自然規劃設計
5 2 推動藍綠空間融合發展,構建城市藍綠生態系統格局
5 3 系統論引導藍綠灰基礎設施協同規劃與設計
5 3 1 藍綠灰基礎設施系統協同做工,共建多元化的海綿城市
5 3 2 依託現代科學技術,完善城市藍綠灰基礎設施系統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設,共創智慧海綿城市建設與管理模式
5 3 3 系統引導完善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保障機制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