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世的林業可持續發展 楊成生 劉發民 杜培東 978752192378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林業

內容簡介<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1,19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人類世的林業可持續發展
ISBN:9787521923780
出版社:中國林業
著編譯者:楊成生 劉發民 杜培東
頁數:45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030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共5章51節,以人類世、人類與氣候、退耕還林、生態系統服務和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系統論述了人類世概念的起源,大加速和地球邊界,人類對地球的佔領,氣候系統與人類文明興衰,生物多樣性與物種大滅絕,氣候變化及其對人類的影響,負排放技術氣候行動簡史,生態學及相關學科簡史,土地退化中性和評估,人類世的塑料和污染物,生態健康指標,退耕還林與生態系統服務,生態系統與人類福祉,景觀退化與恢復,開啟數字森林的新時代,人類世生物圈管理,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可持續發展和資源管理的未來,21世紀能源安全與可持續發展等。地球生物圈是陸地和海洋上非凡而複雜的物種和生態系統網路,它驅動著水和其他物質的生命維持循環,使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得以繁衍和茁壯成長。 本書對人類可持續發展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進行的綜合和跨學科分析,為解決當代的全球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問題提供了思想,對實現碳中和、保護生物多樣性和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有參考價值,適合相關專業的研究生、有關科研和自然資源管理人員閱讀參考。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人類世
第一節 人類世概述
一、人類世概念的起源
二、地球系統科學
三、地球系統與人類世
第二節 地球系統的大加速和人類世
一、什麼是地球系統
二、人類能力的演化
三、大加速
四、人類世
五、氣候變化
六、地球邊界
七、地球系統的未來軌道
第三節 碳循環與全球變化
一、森林綠色碳
二、生態系統中的碳儲存:綠色和藍色碳
第四節 第六次大滅絕
一、五次大滅絕
二、智人的影響
三、HIPPOC模型
四、背景滅絕和大滅絕
五、恐龍的教訓
六、新災變論者的復興
第五節 地質時代的建立基礎
一、建立地質代、紀和世的歷史
二、有關大滅絕
三、地質邊界建立
四、全球界線層型剖面和層型點
五、人類世不同嗎
第六節 20世紀50年代是人類世的開端
一、20世紀50年代作為人類世開端的地層論據
二、從地球系統視角看20世紀中葉是人類世開端的證據
三、社會歷史發展支持20世紀中期為人類世的開端
四、結論
第七節 人類世的地貌
一、農業
二、採礦業
三、道路
第八節 人類世的沉積物
一、人類世的概念
二、土壤環境
三、河流沉積物
四、湖泊沉積物
五、沿海環境
六、海洋環境
第九節 人類世的水文學
一、人類世水文變化的驅動因素
二、人類世的生態水文學
三、水文和淡水生物多樣性
四、人類世的水文管理方案
五、疾病與水污染
六、人類世的水景
第十節 人類世的二氧化碳
一、二氧化碳作為溫室氣體的重要性
二、溫室星球上的生命
三、史前的二氧化碳濃度
四、新生代的二氧化碳趨勢
五、最近的二氧化碳濃度
六、海洋對二氧化碳增加的影響
七、二氧化碳濃度增加的大氣影響
八、冰凍圈對全球變暖的響應
第十一節 人類世的土地退化
一、人類安全
二、土地退化
三、人類安全的全球威脅
四、可持續土地管理和恢復
五、土地退化中性

第二章 人類與氣候
第三章 退耕還林
第四章 生態系統服務
第五章 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