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性暴力研究權威德博拉·陶克海默獨創「可信度複合體」理論,基於典型案例與多領域研究成果,剖析權力與可信度判斷的關係,揭示社會文化偏見如何為施暴者築牆。書中既有哈維·韋恩斯坦等名人案例,也有普通人的故事,全面呈現質疑受害者的普遍現象。 本書從法律和社會文化雙重視角,探討信任機制的扭曲及對指控者的傷害,為公正處理性侵事件提供思路。當代藝術家周雯靜將作品《她/ELLE》與主題融合,帶來多維感悟。它不僅是解惑之書,更呼籲建立公正社會響應機制,為修復創傷提供可操作路徑,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是解決問題的一部分。內容簡介
當受害者鼓起勇氣發聲,為何質疑常常比信任來得更快? 社會文化等偏見如何為施暴者築起保護牆? 怎樣的社會支持才能真正修復創傷,而非造成二次傷害? 性暴力研究領域權威、法律專家德博拉·陶克海默獨創「可信度複合體」理論,揭示潛藏在法律條文和社會認知中的無形力量,它系統性地消解受害者的聲音,令旁人難以悉心傾聽她們的講述,並給予公平回應。 本書基於作者親歷的典型案例、專業訪談,以及心理學、社會學、法學和神經生物學等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剖析了權力運作與可信度判斷之間的複雜關聯,以及文化觀念與法律制度之間微妙的相互作用;探討了我們的信任機制如何被系統性扭曲,而這種扭曲又給指控者帶來了怎樣的持久性傷害。最終,本書呼籲建立一個更加公正的社會響應機制,讓性侵指控能夠得到應有的重視與處理。作者簡介
德博拉·陶克海默(Deborah Tuerkheimer),西北大學法學院教授,教學與研究領域包括刑法、證據法以及女性主義法律理論,著有《錯誤的定罪:「嬰兒搖晃綜合症」與不公的慣性》(Flawed Convictions: "Shaken BabySyndrome" and the Inertia of Injustice)等。她曾在紐約縣地方檢察官辦公室擔任助理地方檢察官,負責有關家庭暴力和兒童虐待的起訴案。2015年,她當選為美國法律學會成員,該學會由致力於推動法律發展的傑出法官、律師及學者組成,享有崇高學術聲譽。目錄
作者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