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大眾傳播的研究,大多不過是《什麼是輿論》的註腳」 兩屆普利策獎得主,「現代新聞學之父」沃爾特·李普曼的經典之作! 作為傳播學的起點,《什麼是輿論》是每個試圖了解輿論、追尋「真相」的人的指路明燈! 為什麼故事總比事實長壽,情緒總比邏輯強悍? 當所有人都在尋求真相時,只有知道「真相」被如何製造的人才能看見真實的世界。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在算法構建無數信息繭房的時代,《什麼是輿論》告訴我們: 我們看見的世界,其實是媒體與想象為我們構築的「擬態環境」; 即使親眼所見,我們也總會用腦中的「刻板印象」丈量萬物; 理想中的民主號稱用自發民意治理國家,真實的社會裡輿論卻被各方有選擇地遮蔽。 為何世界越來越極端,越來越割裂?為什麼人們只相信非黑即白,永遠在缺省立場下評判世界?內容簡介
《什麼是輿論》是史上首部對「公眾輿論」這一概念進行全景式描述的傳播學經典,闡釋了輿論的形成以及它對現代社會民主和公共決策的影響。在書中,作者指出人類總會通過「擬態環境」來認識世界,在個人經驗、刻板印象和媒體信息構建的心理圖景中,人類對客觀現實的認識總是會出現扭曲。而這種扭曲,正是現代社會輿論傳播與公共決策發生衝突的根源所在。 本書被公認是現代傳播學的開山之作,是新聞傳媒相關專業及從業人員不可不讀的經典。作者簡介
沃爾特·李普曼(1889—1974),美國新聞評論家和作家。60年的卓越工作使他成為世界上最有名的政治專欄作家之一,他的專欄評論日益流行,最後被不止250家美國報紙和大約25家外國報紙同時刊用。他最有影響的著作是《公眾輿論》。目錄
第一部分 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