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規範,是社會所講述的語言,是社會價值與集體慾望的體現,是我們穿越未知大地的安全指南,也是聯結人類群體的一般做法。本書作者將社會規範稱為「社會的語法」,因為社會規範內蘊于社會運行之中的同時,又塑造了社會本身,正如語言規則內蘊于語言之中的同時,又定義了語言本身。 本書探討了公平、合作和互惠等社會規範,試圖理解社會規範的本質與動態、規範所引發的人們的期望,以及社會規範如何演變。作者融合社會心理學、實驗經濟學和演化博弈論等多學科的理論方法,構建了一個綜合分析框架,聯繫現實社會中的時尚、流行、青少年酗酒、荷蘭鬱金香狂熱等規範實例,系統闡釋了社會規範如何形成、人們為什麼和在什麼時候會遵循規範,以及人們在何種情境下最有可能關注到相關規範。 通過本書我們可以看到,社會規範之所以能帶來人們信念的一致性,是因為規範內嵌於人們所熟悉的各種社會情境的腳本之中。一旦某個腳本被激活,相應的信念、偏好和行為規則(規範)就會被觸發。社會線索會告知所有人,當前情境下的適當規範是什麼。因而社會規範不只是納什均衡,還是以個體對社會線索的深入理解為基礎的、高度組織化和協調化的行為模式。作者簡介
克里斯蒂娜·比基耶里(Cristina Bicchieri),劍橋大學科學哲學博士、沃爾森學院榮譽研究員。 現任賓夕法尼亞大學文理學院S J Patterson Harvie講席社會思想與比較倫理學教授,哲學與心理學教授,哲學、政治學與經濟學(PPE)項目主任,行為倫理學實驗室主任,行為與決策科學碩士項目主任,以及沃頓商學院法學教授。曾任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客座教授,柏林高等研究院和瑞典高等研究院研究員。 行為倫理學領域的學術領軍人,尤以對博弈論和社會規範的認識論基礎的研究著稱。根據引文資料庫Scopus,她在哲學家學術生涯總引用次數排名中,位居第59位(截至2020年底)。發表大量論文,除本書外有《理性與協調》《策略的邏輯》《規範的動力學》《知識、信念和策略互動》等多部專著。 2007年被授予義大利共和國功績騎士勳章;2020年當選為德國國家科學院院士;2021年當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目錄
推薦序 丁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