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職文昌-中國古代尚書省及六部體制研究 張雨 978752285195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623
商品編號: 9787522851952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7*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分職文昌-中國古代尚書省及六部體制研究
ISBN:9787522851952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著編譯者:張雨
頁數:52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4817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在把握中國古代政治體制長時段整體性演進軌跡的前提下,探討尚書省及六部體制的形成與發展,以及圍繞尚書六部演生過程而發生的政務運行機制的變化,涉及由三公九卿制向所謂三省六部制的轉軌、尚書六部體制的形成與三省制的確立、國家政務的類別劃分與政務文書體系的演變等不同層次和角度的制度史基本問題。 本書在章節安排和具體論證中都體現出了協調微觀與宏觀、兼顧綜論與個案的自覺和努力,朝著貫通講述中國古代政治體制演進基本線索的方向邁出了可喜步伐。

作者簡介

張雨,1983年5月生,河南南陽人。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2006年獲歷史學學士學位,2011年獲歷史學博士學位。2013年從人民大學經濟學院理論經濟學博士后流動站調入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現為歷史文博系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隋唐史、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經濟史。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北京市教委面上項目各一項,先後在《西域文史》《唐研究》《文史》《中華文史論叢》《政治經濟學評論》《唐宋歷史評論》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十余篇。

目錄

緒言
制度篇:六部的生成與獨立
第一章 尚書曹的出現及發展
一 尚書曹的出現與西漢尚書分曹
二 東漢尚書分曹及其標準的轉變
三 東漢三公曹尚書職掌及其變化
四 尚書吏曹與三公曹關係新說
小結
附論:三署郎給事尚書與尚書郎的出現
第二章 郎曹的出現與尚書統郎新機制的形成
一 分置郎曹與曹魏尚書台分工重心下移
二 晉至南朝尚書統郎新機制的形成
小結
第三章 六部生成史的個案研究(上):尚書刑部成立的早期因素
一 漢晉間三公尚書的興廢與兼領刑獄的吏部尚書
二 「都官」的由來與兩晉都官郎曹職掌的演變
三 南朝初置的都官尚書及其北方淵源
小結
第四章 六部生成史的個案研究(中):尚書刑部成立的西魏、北周因素
一 西魏大統六尚書十二部體制
二 北周六官府及「府置四司」體制
小結
第五章 六部生成史的個案研究(下):尚書刑部成立的魏齊因素
一 北魏後期都官、三公郎曹分掌司法政務的延續
二 北齊《河清令》所見司法政務運行機制的集並
三 尚書刑部的成立和隋初司法政務運行機制的集並
小結
第六章 六部的實體化:唐宋尚書省六部的虛與實
一 「部」的凸顯與「省司」的流行:隋唐六部獨立化的反覆
二 從「省司」到「省部」:新因素下的元豐重建六部
三 六部稱省與三省異同:元豐遺產及其對唐制的反哺
四 吏人分案和郎官省並:元豐后六部分工的重心下移與權力集中
小結
第七章 六部的獨立化:省部關係的羈絆與消解
一 分司的消失:以「科」和「曹案」分工的金元六部
二 中書省與尚書六部:元明變革視野下省部關係的重構
三 從「子部」到「清吏司」:重建分司與明初六部的獨立
小結
附論:從反思三省六部制概念的舊札談起
文書篇:公文形態與政務運行
第八章 南朝元嘉皇太子監國有司儀注的文書學與制度史考察
一 元嘉儀注校錄及公文形態考釋
二 元嘉儀注所見尚書省制度變遷與地方政務申奏
餘論:隋初廢三公府與三省制的確立
第九章 文書視野下的六部實體化:唐宋時期的奏抄(鈔)與省符
一 從百司奏抄到六曹奏鈔
二 從省符到部符
餘論:六部的實體化及六部印的出現
附錄一 唐胡演墓誌及相關問題考釋
附錄二 明清刑部稱「比部」考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