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近代行政制度與社會發展 徳米特里.阿列克謝耶維奇.列金 978752285302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623
商品編號: 9787522853024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7*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俄國近代行政制度與社會發展
ISBN:9787522853024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著編譯者:徳米特里.阿列克謝耶維奇.列金
頁數:23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4816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從踏破西伯利亞凍土的馬蹄聲,到烏拉爾礦區的起義烽火;從人頭稅改革引發的行政亂象,到官僚體系暗涌的利益漩渦在俄羅斯帝國歷史的褶皺中,究竟隱藏著哪些尚未為人所知的細節?本書以海量檔案史料為舟,駛入俄國社會的「深水區」,打撈被時光掩埋的歷史真相,以交通、稅改、賄賂、起義四重歷史稜鏡,透視18世紀俄國社會的現實圖景。書中既呈現了對西伯利亞廣袤地域交通發展和驛路分佈的詳盡考察,也展現了對彼得大帝稅制改革布局的犀利解構;不僅深入剖析了俄國民眾和官員對賄賂現象的傳統認知,也真實描摹了普加喬夫起義時期烏拉爾礦區各方勢力的社會抉擇。

作者簡介

許金秋,1975年生,俄語語言文學碩士,歷史學博士,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教授,研究方向為俄國政治思想史和政治制度史。山版專著《俄國文官制度研究》,譯著《19世紀初俄國專制制度與改革》、《俄國社會更》(合譯)《帝俄時代生活史》(合譯),在國內和俄羅斯刊物上發表論文和譯文若干篇。

目錄

第一章 16世紀末至18世紀西伯利亞交通狀況
第一節 沒有道路,只有方向:西伯利亞的自然交通
第二節 交通路線的優化
第三節 交通基礎設施的形成與發展
第二章 彼得大帝稅制改革:立法保障與行政支持
第一節 軍隊、賦稅與行政管理
第二節 如何供養正規軍?
第三節 稅制改革與地方政府改革:建立配套行政機構的嘗試
第四節 事與願違:人口普查辦公室與兵團分駐各省問題
第五節 冬季駐地
第六節 團部營院及其居住者,抑或人頭稅的徵收者
第七節 行政之亂象
第八節 艱難的整治之路
第三章 什麼是賄賂?彼得大帝時代關於官員私酬的日常用語
第一節 詞語背後的含義
第二節 中性詞的術語群
第三節 貶義詞的術語群
第四節 什麼是賄賂?關於賄賂本質的公開辯論
第四章 極端形勢下的社會選擇:1773年秋至1774年夏烏拉爾礦業中心普加喬夫起義
第一節 普加喬夫起義的史學浮沉
第二節 烏拉爾南部工廠與地方當局組織工廠防禦策略(1773年10月至1774年1月)
第三節 烏拉爾中部與卡馬河沿岸地區工廠防禦戰略計劃:西翼(尤戈夫國有工廠,1773年12月至1774年3月)
第四節 烏拉爾中部與卡馬河沿岸地區工廠防禦戰略計劃:東翼(葉卡捷琳堡,1773年12月至1774年3月)
第五節 烏拉爾工廠中普加喬夫支持者與反對者的社會特徵
參考文獻
縮略詞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