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土地不動產徵收案例彙編 9787519798987 上海市律師協會第十一屆不動產徵收(動遷)專業委員會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法律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502
商品編號: 9787519798987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7*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國有土地不動產徵收案例彙編
ISBN:9787519798987
出版社:法律
著編譯者:上海市律師協會第十一屆不動產徵收(動遷)專業委員會
頁數:34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4801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簡體書】 國有土地不動產徵收案例彙編 787519798987 上海市律師協會第十一屆不動產徵收(動遷)專業委員會

內容簡介

本書由上海市律師協會不動產徵收(動遷)業務研究委員會全體委員歷時一年集體創作而成,精選的近百篇案例主要源於委員親自代理的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案件,對國有土地上公有房屋、私有房屋徵收案例分門別類進行彙編,有導讀,有分析,還收錄了委員們對徵收領域的綜合研究文章。不動產徵收案例彙編對提高律師的執業能力和水平,對引導百姓了解徵收糾紛案件處理動向,對從源頭上減少徵收矛盾增量,對促進法院適法統一,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對從事房屋徵收實務的律師等具有一定的指引作用和較強的參考價值。

目錄

第一篇 公有房屋徵收案例
第一章 公有房徵收補償對象相關案例
第一節 房屋承租人相關案例
房屋徵收與補償中承租人的權利
公房承租人變更后能撤銷嗎?
違規變更承租人,戶籍在冊人員可以申請法院撤銷嗎?
徵收過程中被指定為承租人不當然享有徵收補償利益
與現承租人繼受承租人資格相同地位的非同住人,可否分得徵收補償利益?
第二節 共同居住人相關案例
戶籍及居住相關案例
分配房屋徵收補償利益時應著重保護實際居住人的利益
戶籍在冊人員未在系爭房屋內實際居住能否獲得徵收補償利益?
非共同居住人有戶口也無權主張徵收補償利益
戶口在公房內是否就享有徵收利益?
公房同住人的配偶遷入戶籍后未實際居住,是否享有分割安置房屋的請求權?
最後一次戶籍遷入未居住一年以上的,能否獲得徵收利益?
幫助性質落戶是否有權主張徵收補償款?
家庭安排對同住人認定的影響
知青及其子女徵收利益的保護
我國境內無戶籍人員能否享受公房拆遷安置利益?
同住人因出國註銷戶籍,恢復戶籍后未實際居住,其同住人身份還在嗎?
他處無房相關案例
經濟適用房是否屬於「福利分房」?
已購置經濟適用房的共同居住人應少分徵收補償利益
安居、平價房屋是否屬於福利分房?
享受過農村宅基地動遷是否屬於他處有房?
未成年時享受過福利分房,到底算不算他處有房?
私房動遷對公房徵收時同住人認定的影響
如何認定住房調配單上新配房人員為一人但實際解決多人居困問題?
曾在購買配偶福利分的公房時使用過工齡為何不能分得公房徵收補償款?
調配單明確「不予安置」是否屬於他處有房?
增配房屋是否屬於他處有房?
居住困難相關案例
公房徵收中「居住困難人員」的法律地位及補償標準
房屋徵收過程中居住困難對象是否等同於共同居住人?
被認定為居住困難但享受過福利分房的人員能獲得哪些徵收補償?
居住困難保障對象的認定標準與被安置對象的認定標準的區別
其他同住人相關案例
房屋徵收補償中,可以享有徵收補償款的非常規「同住人」
公房同住人認定的特殊情形
此「同住人」非彼「同住人」
因重婚遷入戶口后能否享受徵收補償利益?
公房同住人所得徵收補償款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嗎?
一方婚前承租的公房,婚後的徵收補償款是否屬於夫妻共同財產?
各住一半的離婚夫婦應如何分配公房徵收補償利益?
出租狀態的公房同住人認定的考量因素
不具有同住人資格的公房「同住人」是否一定不能獲得徵收補償利益?
職工宿舍中的實際居住人是否可以作為同住人享受房屋徵收利益?
被確認為同住人為何只能分得小部分補償款?
被徵收公有房屋共同居住人的再探討
公房居住權糾紛的「共同居住人」不完全等於共有糾紛的「共同居住人」
第三節 承租人和同住人綜合案例
公房被徵收時,誰有權分得該房屋的徵收補償款?
承租人與共同居住人是否均等分割?
系爭房屋內無承租人與共同居住人應如何分配徵收補償款?
公房承租人去世且無同住人如何分配補償利益?
第二章 共有糾紛相關案例
徵收共有糾紛中家庭協議的效力與運用
家庭協議對同住人利益的影響
家庭協議與徵收政策不一致時,如何分配徵收補償利益?
徵收利益共有糾紛中的法官自由裁量權
共有糾紛中公平合理原則的適用
分配徵收補償利益案件中公平原則的適用
第三章 其他公有房屋徵收相關案例
沒有被托底保障的戶籍在冊同住人無法享受徵收安置
房屋動遷(徵收)中非居住補償款的分割方式
居住和非居住兼用的公有房屋,徵收利益該如何分配?
放棄購買公房產權之居住人是否享有售後公房居住權?
基於非同住人戶籍因素所多選的安置房,非同住人可否享受徵收補償利益?
公房私閣是否屬於私產?
第二篇 私有房屋徵收案例
第一章 私有房徵收補償對象相關案例
私房徵收中的居住困難人口與房屋權利人、實際使用人同權嗎?
私房徵收中,非產權實際使用人如何主張權利?
翻建人能否被認定為房屋的共有人?
經營性租賃房屋徵收,承租人能否獲得部分補償?
徵收時戶籍不在冊的產權人(戶外產權人)也可享有安置房的購買權
第二章 徵收補償協議相關案例
有瑕疵的代理人簽訂的徵收補償協議的效力
徵收補償協議撤銷權的行使
徵收補償決定執行過程中被徵收人與行政機關達成的和解協議不具有可訴性
第三章 徵收補償利益分割相關案例
涉及五代三十餘人的私房該如何分割徵收利益?
房屋搭建部分補償款的歸屬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