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作為芝加哥學派代表人物的加里·貝克爾,由於對人類行為深刻洞察,榮獲1992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更是因此被譽為「20世紀最傑出的經濟學家之一」。 在貝克爾以前,經濟學家只關注政府、企業、市場這些宏觀的話題,而貝克爾首先將經濟學方法帶入了日常生活中。他對於家庭、婚姻、教育、犯罪、歧視等問題的研究,大大拓展了當代經濟學的視野,為社會問題帶來了全新的分析框架。 在理論研究之外,他還是一位筆耕不輟的專欄主筆與公共知識分子,而本書則是脫胎於他十余年來在《商業周刊》上的專欄。他的每篇專欄文章都能抽絲剝繭,將複雜的日常社會熱點賦予經濟學的解讀。 幾十年過去了,這些熱點已隨著時間的沉澱成為歷史,但是在事件背後的經濟學智慧仍然能指導我們的生活。讓我們在探討日常公共事務的時候,能以更理性的經濟學視角,發現問題的本質。 在21世紀的今天,本書涉及的養老保障、就業問題、女性議題、教育公平、社會治安等問題仍然佔據著我們熱搜榜的榜首,貝克爾跨越時空的智慧,仍然能賦予我們以啟迪。作者簡介
加里·貝克爾(Gary S Becker,1930-2014),美國著名的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199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芝加哥大學教授。 他因"把微觀經濟分析的領域推廣到包括非市場行為的人類行為和相互作用的廣闊領域"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貝克爾教授是以經濟理論來分析人類行為的先驅經濟學家之一。著有《生活中的經濟學》《人力資本》等作品。目錄
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