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大衛·諾貝爾的這部經典著作以鋒利的批判視角,徹底解構了「技術決定論」的神話,揭示了19世紀末至20世紀美國技術騰飛與企業資本主義興起的本質。本書的核心論點是:技術絕非自主發展或中立的科學力量,而是特定社會關係(尤其是資本權力)塑造的「社會生產」過程;現代技術的演進史實質上就是美國企業資本主義崛起並鞏固其統治的歷史。 本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揭示了科學如何被資本徵用,推動電力、化工等科技產業的興起,並催生了行業壟斷;第二部分則展現了工程師和管理者如何自覺地將企業資本主義的願景付諸實踐,通過標準化、專利法改革、科研組織、教育改革以及最終的「科學管理」,系統地、有意識地「塑造美國」——他們打著「科學」的旗號,將生產力發展與社會關係控制融為一體,構建了一個表面高效理性、實則服務於資本積累和權力鞏固的體系,其極端非理性甚至體現在對戰爭機遇的狂熱擁抱上。 諾貝爾在本書中雄辯地論證了,技術創新的方向、形式和應用,始終由最強大的社會力量——企業資本——及其代理人(工程師和管理者)所引導。所謂的「技術紗幔」掩蓋了資本意志對社會生產過程的精密控制。本書中深刻的歷史批判,不僅是對美國工業化歷程的顛覆性解讀,也為理解當代技術與社會權力的糾纏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鏡鑒。作者簡介
大衛·諾貝爾(David Noble,1945—2010年) 是美國著名的批判技術史學家,以其對自動化社會史的開創性研究而聞名。他擁有機械學與史學的跨學科學術背景,曾擔任麻省理工學院技術史教授及史密森學會美國國家歷史博物館工業自動化館館長,晚年任教於加拿大約克大學。諾貝爾的核心學術貢獻在於徹底解構了「技術決定論」,深刻揭示了企業資本主義如何塑造技術發展,以及資本權力如何通過工程師群體和教育機構操控社會創新方向,其思想對理解技術與社會的複雜關係具有重大影響和持久貢獻。目錄
第一部分 作為社會生產的技術——產業、教育與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