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包容性增長系列叢書的最後一卷,前三本分別是《經濟全球化相關問題思考與探索》(中國金融出版社)、《幣值穩定、不平等與商業周期研究》(中國金融出版社)以及《經濟發展階段研究:1978—2023》(經濟管理出版社)。在前三本書的基礎上,本書從歷史的角度出發,探究不同文化下的經濟發展模式。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我們分別選取了美國、日本、中國、印度和沙特作為我們的研究對象,分別就文化、經濟增長、稅收、貨幣、公司金融五個角度出發,其中對於中國的描述較為薄弱,主要原因為我們在第三本書中對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發展模式已經做了詳細的整理與研究。在系統性考察了現代化進程后,所有的證據告訴我們,一個經濟體的發展並不存在一條確定性的道路。所謂的「主義」更多是在自己的利益基礎上對外的一種擴張,美國對外的擴張要求他國進行自由市場改革,但同時本土的保護主義也從未停止。如果有一種主義,可以讓年輕人通過努力積累財富,獲得所追求的生活,安居樂業,那麼它就是現代化的、適合於人民的。本書的主旨與前三本書一致,致力於對經濟發展模式的探索。相較與前幾本書,本書具有較高的包容性,不僅有較高的學術價值,也同時適用於普通讀者。目錄
第一章 精神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