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重點問題研究 程茂吉 袁秀 韓四陽等 978757662207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東南大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1,259
商品編號: 9787576622072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7*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重點問題研究
ISBN:9787576622072
出版社:東南大學
著編譯者:程茂吉 袁秀 韓四陽等
頁數:35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4784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為10章。第一章規劃底圖底數,重點介紹了土地調查制度、「三調」以及基數轉換的要求,解釋了國土空間規劃底圖底數的準確要求。第二章自然資源調查口徑及保護規劃,總結了不同口徑下林地、濕地、水域、城鄉綠地等自然資源的主要差異並進行了矛盾分析,以南京市為例,介紹了在分類資源口徑銜接方面的探索與銜接舉措。第三章國土空間規劃相關管理政策,依次介紹了耕地、永久基本農田、建設用地審批、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挂鉤、工礦廢棄地復墾等相關管理政策,這些管理政策對國土空間的保護和利用提出了具體要求,而國土空間規劃則需要將這些要求落實到具體的空間布局中,以實現國土空間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護。第四章「三線」統籌劃定,主要闡述了「三線」劃定的主要歷程、理論技術基礎,對具體如何劃定「三線」進行指導,並提出了現行「三線」劃定潛在的問題及優化思路。第五章人口和建設用地規模,人口方面重點考慮城市的發展需求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兩方面影響因素進行城市人口規模預測,指出城市人口規模的重要作用及規劃引導;建設用地規模方面,主要闡述了建設用地指標的內涵及管理制度、建設用地規模預測及管理思路。第六章市縣域空間規劃總圖表達,詳細闡述了原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市域總圖表達的優缺點,明確了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市域土地使用規劃總圖的作用定位,對市縣域土地使用規劃總圖以及中心城區空間規劃總體如何表達進行了詳解。第七章「三線」管控制度,就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的管控制度進行了詳細講解。第八章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傳導,闡述了總體規劃傳導的政策要求及傳導方式,明確了「市—縣(區)」兩級規劃以及總體規劃對專項規劃的傳導思路、傳導方式等。第九章規劃成果資料庫,闡述了規劃資料庫的作用、建設標準以及匯交要求,講解了如何進行資料庫建設實踐,並提出了資料庫建設的思考。第十章規劃成果和規劃報批,介紹了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審查報批的程序以及報批成果的主要內容。

目錄

第一章 規劃底圖底數
1 1 土地調查制度
1 1 1 土地調查的基本內容
1 1 2 土地調查類型
1 1 3 土地調查的組織實施
1 1 4 土地調查成果
1 1 5 土地調查分類
1 2 「三調」
1 2 1 「三調」基本內涵
1 2 2 「三調」對象和內容
1 2 3 「三調」主要數據成果
1 3 基數轉換
1 3 1 「三調」工作分類與國土空間規劃用途分類銜接
1 3 2 「三調」用地分類的細化工作
1 3 3 規劃管理數據轉換
1 3 4 國土空間功能結構調整表
1 3 5 基數轉換地方實踐——以南京市為例
1 4 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底圖底數
第二章 自然資源調查口徑及保護規劃
2 1 林地
2 1 1 「三調」數據啟用前林地定義
2 1 2 「三調」的林地定義
2 1 3 銜接「三調」的2021版《林地分類》
2 1 4 主要差異和矛盾分析
2 1 5 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有關林地規劃要求
2 2 濕地
2 2 1 「三調」啟用前濕地的定義
2 2 2 基於「三調」的濕地定義
2 2 3 主要差異和矛盾分析
2 2 4 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有關濕地保護要求
2 3 水域
2 3 1 「三調」數據啟用前水域的定義
2 3 2 基於「三調」的水域定義
2 3 3 主要差異和矛盾分析
2 3 4 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有關水域面積保護要求
2 4 城鄉綠地
2 4 1 「三調」啟用前綠地定義
2 4 2 基於「三調」的綠地定義
2 4 3 主要差異
2 4 4 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中綠地規劃相關內容
第三章 國土空間規劃相關管理政策
3 1 耕地
3 1 1 耕地與耕地類型概述
3 1 2 耕地的數量與質量
3 1 3 高標準農田
3 1 4 耕地佔補平衡制度
3 1 5 耕地進出平衡制度
3 2 永久基本農田
3 2 1 永久基本農田基本概念
3 2 2 永久基本農田劃定範圍
3 2 3 永久基本農田儲備區
3 2 4 永久基本農田管理
3 3 建設用地審批
3 3 1 建設用地審批類型
3 3 2 建設用地審批層級
3 4 審批環節:征地報批、征地、供地、登記
3 4 1 征地前期工作
3 4 2 征地報批
3 4 3 征地公告並組織實施
3 4 4 土地供應
3 4 5 土地登記
3 5 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挂鉤
3 5 1 基本概念
3 5 2 發展歷程
3 5 3 增減挂鉤項目類型
3 5 4 地方實踐
3 6 工礦廢棄地復墾
3 6 1 基本概念
3 6 2 歷史遺留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的由來
3 6 3 歷史遺留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主體
3 6 4 歷史遺留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指標管理
3 6 5 工礦廢棄地復墾案例——礦山宕口蝶變「桃花源」
3 7 報批方式
3 7 1 報批分類
3 7 2 用地審批工作開展概述
第四章 「三線」統籌劃定
4 1 「三線」統籌劃定的主要歷程
4 1 1 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改革前的試點
4 1 2 「三線」各地自主試划階段
4 1 3 國家統一規則下的「三線」劃定階段
4 2 「三線」劃定的理論技術基礎
「三線」劃定的理論技術基礎
4 2 1 基本理念: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
4 2 2 治理體系:我國一、二級土地發展權分配的空間治理模式
4 2 3 技術支撐:以「雙評價」分析城市空間保護開發適宜性
4 3 耕地保護任務和永久基本農田劃定
4 4 生態保護紅線劃定
4 5 城鎮開發邊界劃定
4 6 現行「三線」劃定潛在的問題及優化思路
4 6 1 「雙評價」等技術支撐的科學性問題
4 6 2 保護責任分解和空間發展權分配的地區差異問題
4 6 3 納入保護目標的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破碎化
4 6 4 規劃新城新區城鎮建設空間的破碎化
第五章 人口和建設用地規模
5 1 城市人口規模
5 1 1 常住人口規模預測
5 1 2 城市服務人口的預測
5 1 3 城市人口規模的重要作用
5 1 4 城市人口規模規劃引導
5 2 建設用地的構成及概念
5 2 1 建設用地
5 2 2 城鄉建設用地與城鎮建設用地
5 2 3 區域基礎設施用地
5 3 建設用地規模預測
5 3 1 規劃建設用地指標及管理
5 3 2 建設用地規模預測
5 3 3 新增建設用地規模管理思路
第六章 市縣域空間規劃總圖表達
6 1 原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市域總圖表達
6 1 1 原城市總體規劃市域用途規劃總圖
6 1 2 原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市域土地使用規劃總圖
6 2 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市域土地使用規劃總圖的作用定位
6 2 1 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最基礎的空間藍圖
6 2 2 主要界定集中建設與非集中建設空間分區
6 2 3 與市級政府國土空間管理事權相適應
6 2 4 統籌各類專項規劃和傳導下位規劃
6 3 市縣域土地使用規劃總圖的表達原則
6 3 1 遵守和落實「三區三線」底線管控要求
6 3 2 落實空間分區到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