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LADM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管理概念模型研究 徐忠國 978730825866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浙江大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623
商品編號: 9787308258661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5*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基於LADM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管理概念模型研究
ISBN:9787308258661
出版社:浙江大學
著編譯者:徐忠國
頁數:37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4759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的研究目的是揭示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管理制度的構成要素、組成結構和動態變化等動力學機理,在現有法律法規和技術規範的約束下,應用地理信息科學的系統論研究範式和面向對象設計方法,提出符合「土地管理領域模型」規範要求,適合我國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管理需求的概念模型。在第一層次,該模型包括了土地權屬、土地用途和土地價值三個系統要素。在第二層次,該模型包括了「人—權—地—事」四個系統要素,根據法律和技術約束,這些系統要素形成了穩定的系統結構和動態變化關係。該模型具備適應未來制度變革的韌性。其中,「土地權屬」要素符合自然資源產權改革和土地管理法修訂對土地權屬的限制性要求。「土地用途」要素符合國土空間規劃改革對村莊土地用途管制的限制性要求。「土地價值」要素符合土地稅收改革調節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增值收益的限制性要求。

作者簡介

徐忠國,江西萬安人,寧波大學法學院研究員、博導,寧波大學公共管理研究所黨支部書記、所長,浙江大學土地資源管理博士,關注運用法社會學和法經濟學方法對基層實踐經驗進行理論總結。2003—2016年在浙江省土地資源調查辦公室(浙江省土地勘測規劃院、浙江省不動產登記服務中心)工作,2021年以來在寧波大學法學院工作,積累了豐富的土地管理實務和科研工作經驗,在農村土地制度、不動產登記和國土空間規劃等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研究成果。在《中國土地科學》《農業經濟問題》等重要期刊累計發表論文四十余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一般項目和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年度常規課題,參与《浙江省征地補償安置與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辦法》等重要法規政策和《浙江省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等重大技術方案的起草。

目錄

1 緒論
1 1 研究背景
1 2 研究目標與研究問題
1 3 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
1 4 研究意義
1 5 全書結構與主要內容
2 文獻綜述
2 1 LADM研究進展
2 2 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研究進展
2 3 農村宅基地研究進展
2 4 研究評述
3 理論框架
3 1 地籍的歷史演化
3 2 土地管理範式
3 3 已有的土地管理理論模型
3 4 架構概念模型
4 概念模型的歷史分析
4 1 交易費用與制度變遷
4 2 理論框架:「中央—地方—個體」制度變遷模型
4 3 理論假說與邏輯推論
4 4 歷史階段與制度變遷
4 5 假說檢驗
5 概念模型的法律分析
5 1 法律分析方法
5 2 理論框架:「概念—價值—原則—規則」法律要素論
5 3 法律概念體系
5 4 法律價值體系
5 5 土地權屬管理的法律要素
5 6 土地用途管理的法律要素
5 7 土地價值管理的法律要素
6 概念模型的技術分析
6 1 土地權屬管理的技術要素
6 2 土地用途管理的技術要素
6 3 土地價值管理的技術要素
7 概念模型的理論構建
7 1 需求識別
7 2 總體框架與特殊類
7 3 土地權屬管理的概念模型
7 4 土地用途管理的概念模型
7 5 土地價值管理的概念模型
8 概念模型的原型檢驗
8 1 實驗地區與實驗數據
8 2 實驗系統的基本架構
8 3 靜態模型的原型實現
8 4 動態模型的原型實現
8 5 概念模型回應性檢驗
9 研究結論與政策含義
9 1 研究結論與未來計劃
9 2 政策含義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