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聚焦于兩個相輔相成的核心問題:「誰來種地」以及農耕文明的傳承與創新。在現代農業科技的進步、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完善以及農田水利建設的推進下,「誰來種地」所引發的社會焦慮已顯著緩解。而農耕文明的傳承與創新,這一習近平總書記關切的重要議題,正逐漸成為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焦點。 本書通過梳理黃河下游農耕文明的傳統脈絡與演變歷程,深入探討了改革開放以來齊河縣在農耕文明發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內容涵蓋家庭經營模式的優化、農民文化素質的提升、村社傳統的延續,以及縣域社會對農業尤其是糧食生產的觀念轉變。在此基礎上,本書提出了激發農耕文明更大魅力的設想,為這一重要議題的探討提供了有益的參考。作者簡介
熊萬勝,1972年生,華東理工大學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目前擔任華東理工大學中國城鄉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奉賢區鄉村治理研究會會長、浙江紅船幹部學院社會發展與社會治理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中國社會學會理事,民政部第三屆全國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專家委員會專家,入選教育部全國教育扶貧和鄉村振興專家人才庫。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百余篇,其中在《社會學研究》等權威刊物上發表多篇。主要著作有:《體系:對我國糧食市場秩序的結構性解釋》《農民合作的新前景》等。目錄
序言 讓傳統農耕文明融入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