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我國做出了「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莊嚴承諾和發展目標,工業是碳排放「大戶」,工業領域的碳排放量佔全國碳排放總量的比例超過60%。而工業又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是實體經濟的基礎。因此,工業必須要高質量發展且不影響「雙碳」目標。本專著將圍繞四川工業在「雙碳」目標背景下的新型工業化路徑進行研究,通過多種分析方法和實證案例,研究四川新型工業各領域的碳排放情況和影響碳排放的主要因素,結合四川能源構成、產業結構和分佈等實際情況,提出四川新型工業化路徑和策略,為全國工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理論和實踐參考。本專著是在國家提出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專門針對四川新型工業化路徑發展的學術研究,以「雙碳」目標為引領,全面系統梳理關於工業碳排放、碳達峰、碳中和的相關研究,研究四川工業的產業結構、碳排放現狀和趨勢,在全國的總體水平,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從多維度提出四川新型工業化路徑研究方向和對策建議,力求成為立足四川、面向全國的發展新型工業化路徑的學術專著。作者簡介
李海龍,男,博士,MBA導師,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智庫與出版處副處長、副研究員。兼任四川省法律與經濟研究會副會長、四川省企業聯合會/四川省企業家協會理事會理事。主要研究領域為產業經濟、區域經濟等。主持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四川省科學技術協會智庫課題等多項課題;在國內外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其中部分被《新華文摘》等轉載。10餘項政策建議獲得省部級以上領導肯定性批示。相關成果榮獲國家民委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成都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目錄
第一章 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