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7*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互鑒交融-開放視野下的航海歷史與文化
ISBN:9787309180510
出版社:復旦大學
著編譯者: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
頁數:37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書號:174750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內容簡介
本文集涵蓋航海歷史與港航文化兩方面內容。 航海歷史方面,聚焦鄭和下西洋相關研究,如吳鵬回顧鄭和下西洋研究,時平探討王景弘身份問題等;也涉及中國古代航海實踐與書寫、海島地方文獻與海洋石刻史料互證、不同時期航海相關考證等,包括乾隆時期中英對比、上海航標歷史、近代上海港外銷畫等內容。 港航文化方面,圍繞以航海文化賦能航運強國建設、港航施工企業創新文化建設等展開;還涉及航海文化在旅遊中的作用、港口建設與展望等實務;同時關注中國航海博物館相關工作,如社會教育、志願服務、文物徵集與管理、文創產品成本管理、展覽項目預算評審等,以及航海類博物館發展報告。
目錄
序言
航海歷史
鄭和下西洋研究回顧——以「鄭和下西洋」周年紀念文集為中心(吳鵬)
正使與接替者——王景弘在鄭和下西洋中的身份問題(時平)
十藏九寺——鄭和下西洋的另一面(祁海寧)
鄭和下西洋發生的海難問題初探(蘇月秋)
中國古代航海實踐與航海書寫的互動和背離——以蕭崇業、謝傑琉球書寫為中心(倪濃水)
海島地方文獻與海洋石刻史料互證——以明天啟六年《副帥何公生祠碑記》及明天啟七年《副總戎去思碑》為例(吳博文)
乾隆時期中英統治階層藝術與科技追求對比及其對國家發展影響研究(杜樹志)
從航標歷史沿革看上海航標歷史與文化(吳彬、陳磊、江道偉)
近代上海港外銷畫的源流與價值述略(趙莉)
舊日本海軍氣象教學及其保障業務研究(楊凱、張瑞)
牛庄燈船相關問題考證(王煜、杜樹志)
中國舊海關彩繪《廈門內港圖》研究(姚永超)
20世紀30年代初期交通部接管海關兼管航政管理權及其實踐活動述略(顧宇輝)
重慶艦起義:歷史背景、經過與影響(周穎)
中國古代帆船的複原及其意義——以浙江「鳥船」為中心的考察(胡牧)
港航文化
以中國航海文化賦能新時代航運強國建設研究(朱雪峰、林于暄、盧淑嫻)
新時期港航施工企業創新文化建設的路徑研究(陳建林、田琳莉)
試論航海文化在漳州旅遊發展中的作用(柳成林、吳曉芳)
淺談洋山深水港的建設與展望(黃尚諭)
北方港口能源運輸歷史實踐初探——以國能(天津)港務有限責任公司為例(柳成林、李延磊、劉祺、王宇川)
淺析「航運江南:長三角水上交通歷史文化展」中的意境營造(張沁)
中國航海博物館社會教育特色實踐探究(曾凌頌)
博物館青少年科普圖書的策劃與探索(周甜)
中國航海博物館志願服務工作的實踐與探索(王靈林)
世界樺樹皮文化中的特色舟船:樺皮船(葉沖)
試論當代航海類博物館航海文化的傳承功能——以中國航海博物館為例(亓玉國)
從遠洋船舶視角看新中國航運事業發展歷程(1949—2024年)(顧申琳、陶峰)
上海市國有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研究——以中國航海博物館為例(陳婉玲)
行業博物館文物徵集工作芻議(沈捷)
行業博物館的藏品管理實踐與思考——以中國航海博物館為中心(武世剛)
博物館庫房藏品裝具應用探索——以中國航海博物館為例(朱金龍)
文化創意產品成本管理的多維剖析與創新路徑(李科勤)
博物館展覽項目預算評審優化——以中國航海博物館臨展項目為例(朱熠瑩)
中國航海類博物館2023—2024年度發展報告(蔡亭亭、崔夏夢)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