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斯特凡諾·巴提洛西(Stefano Battilossi),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學社會科學系經濟史副教授。研究方向包括國際銀行業、金融監管、宏觀經濟政策,以及歷史視角下的股票市場。在《經濟史評論》《歐洲經濟史評論》《計量經濟史》等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文章多篇。自2010年以來,任《金融史評論》主編。長期擔任歐洲歷史經濟學會董事會成員。
目錄 推薦序/韋森
前言
主編介紹
第一章 導論:貨幣史前沿研究概覽
貨幣的起源與演化
貨幣、鑄幣和國家
貿易、貨幣市場和國際貨幣
貨幣實驗
匯率制度
貨幣一體化
中央銀行和貨幣政策
總體價格衝擊
第二章 前工業化歐洲的貨幣、貿易和支付
商業革命期間的支付方式
商業革命期間的匯款方式
支付系統的進一步發展
借據支付和匯款的經濟貢獻
第三章 前工業化歐洲的貨幣市場和匯率
引言
匯票:轉移和信貸工具
歐洲貨幣市場一體化
商業金融中的高利貸監管和規避行為
匯票:背書和共同責任規則
工業革命前的金融地理
測量18世紀歐洲的資本成本
第四章 國際貨幣市場:歐洲貨幣
引言
理論
規模
結構
增長
套利
風險
政治經濟學
結論
第五章 亞洲美元市場
引言
關於資料來源的說明
大英帝國的遺產:東南亞的企業中心
新加坡的獨立和國際金融中心的形成
外國銀行家的作用:美國銀行和亞洲美元市場的構想
區域性歐洲美元市場在新加坡的啟動:亞洲貨幣單位
和亞洲美元市場
亞洲美元的發展:亞洲債券市場和可轉讓存款證
亞洲美元市場的影響
結論
第六章 歷史視域下的國際貨幣
引言
拜占庭規劃
義大利的貢獻
荷蘭的崛起
國際管弦樂隊的指揮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空檔期
美元主導地位
展望未來
索引
譯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