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時事評論員的價值與修養 徐鋒 978721818087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廣東人民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560
商品編號: 9787218180878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1*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敬畏-時事評論員的價值與修養
ISBN:9787218180878
出版社:廣東人民
著編譯者:徐鋒
頁數:34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4721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深入探討了在當今時代背景下,新聞宣傳領域所面臨的各種挑戰和機遇。書中詳細討論了如何培養媒體評論員的角色自覺、身份認知和敬畏感,特彆強調了責任心、保持清醒頭腦和謙虛謹慎的重要性,並提出了實踐的具體路徑與方法。書中精選了徐鋒老師近年來發表的優秀評論文章,這些文章涵蓋經濟發展、反哺農業、學生教育等諸多領域,不僅展現了高度的代表性與原創性,更體現了作者多年從事時評研究與實踐的深厚積累。該書文筆流暢、結構嚴謹,所選評論文章兼具高度的學術貢獻與現實指導意義,為媒體評論員的培育提供了寶貴的參考與啟示。

作者簡介 徐鋒,博士、高級記者,廣州日報報業集團副社長、副總編輯。出版專著《筆墨微言——時事評論員的紙上春秋》,參与編著《南粵論策》《中國時評》《聲音》等。獲第十一屆「廣東新聞金槍獎」,獲評「2022年度廣州市宣傳思想文化領軍人才」。 境內外新聞宣傳工作經歷較豐富,先後在中華讀書報、廣州日報、香港中聯辦宣傳文體部、香港紫荊雜誌社工作,並在廣州市委宣傳部掛職。其作品多從建設性立場觀察問題、探尋藥方。

目錄 一 聊聊一個評論員的價值與素養
永遠勿忘「敬畏文字」
不容小覷的「新型意見領袖們」
做一個懂理論的評論員
評論員不能缺了「互聯網思維」
一個評論員的「養成」——跟年輕評論員的十次業務交流
碎片化時代,評論員何為?
「勸服」與歷史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聊聊中國歷史上的幾次著名「變法」
二 大灣區觀察
老城維新,活力何來?
南沙與港澳1小時生活圈,還可以是什麼「圈」?
批發市場舊改,就該多些對「商脈文脈」的敬畏
市長談「鄰避」折射治理理念之變
城鎮化如何擔起抵禦「全球經濟減速」重任
粵港合作,如何以「化學反應」催生世界級經濟區
廣州慢行系統,何處最迫切?
「幸福廣東」的內涵應該包括什麼
系統思維治水,方能實現流水不腐
黑停車場痼疾,病源何在?
輝煌十三行,不言陶醉更待自省
開放廁所是打開衙「門」第一步
看待廣州高架路,宜用歷史和辯證眼光
培育垃圾文明:圍繞「痛感」和「快感」下功夫
汽車限購負效應的消弭之道
探索與廣州定位匹配的新型戶籍制度
以眾之行,升華「城市神韻」
三 經濟學管窺
「於法有據」與「摸石過河」的改革辯證法
改革就應多些「系統性重構」的魄力
多些「犧牲財政整治××」的常識回歸
一次巨賠判決勝過千次事後「排查」
勞動力「弱勢要素」地位必須改寫
應旗幟鮮明捍衛「勞動者利潤索取權」
「混合所有制」改革,要害何在?
「加薪促就業」是一次觀念涅槃
駁「加薪導致通脹」論
漏油事故的謊言之旅
創業板:少些投機,多些「創業」
反哺農業,是回報更是機會
勒緊網絡遊戲產業的韁繩
莫把「貪婪」當金融危機替罪羊
農民工期待不設「圍牆」的城市
破除養老之窘,先須理念糾偏
破解保障房「邊緣化」,政府應有擔當
神木醫改:不僅僅勝在「不差錢」
欲破民企「玻璃門」,先啃行政壟斷「硬骨頭」
停車費漲價能治城市「堵症」嗎
「中國大媽完勝華爾街」式自我陶醉當止
四 社會能見度
「路怒族」的癥候分析與藥方
「抹黑對手」比有毒食品更「毒」
「制度性冷漠」,只能靠「制度化修補」
代表委員真知灼見不應成「流星」
以「佔領華爾街」為鑒,可以正衣冠
紐西蘭強震零死亡,「幸運」並非偶然
袁厲害的「善行」為何沒得到善意監護
「創收文化」不破,公路亂收費難止
「環保風暴」再起,今番劍指何方
挑戰底線的東航「罷飛」須嚴懲
多些為弱者諱,少些為尊者諱
孤兒改姓百家姓的啟示意義
國悼體現對公民生命的無上尊崇
降低告狀門檻方能「告狀有門」
警惕「誠信吃虧論」病毒流行
抗戰勝利65周年,硝煙已散警鐘長鳴
跨省「見義勇為」何時聯網銜接
五 公權的籠子
「部門利益成行政改革最大阻力」再反思
如何打造制度化反腐的「升級版」
治「最大腐敗」,要釐清四對關係
政府辦公樓應爭做另一種「地標」
羅彩霞有權寬容,制度豈能姑息
堵死貪官出獄「華容道」須系統治理
「菜籃子群腐窩案」的未竟之問
異化的食品監管心態是「惡之源」
官倉「鼠」患背後潛藏多少「貓」膩
「山寨建築成癮」官員的委屈何來
「網絡執政」需要更多吃螃蟹的「楊同學」
百公里養400人,高速收費能不異化?
公權部門化,民心很受傷
機關網評豈能暗藏「機關」
假設牙防組具備認證資格
警惕伸向「官場玩物」的公權之手
盼民間反腐從「游擊隊」升為「正規軍」
造假者的態度比造假更惡劣
六 文化錯雜談
高考一分為二,應避免一「分」定終身
「玩」出的諾獎,多重的諷喻
廣州接旗,不與奢華競技
「年味」是一條流淌的河
異化的師徒關係,折射變質的學術小氣候
奧運本求快樂,退賽亦是英雄
巧借亞運風,唱響「珠江頌」
「『宋江殺妻』評述」之評述
高校不矜持,莫怪國手「劈腿」
廣東建設「文化強省」的底氣何來
漢服祭屈子,一笑未了之
季老身後,「大師」何堪?
清華不妨坦然面對冠名風波
屠呦呦的成功,偶然之間有必然
百年辛亥,力透紙背的「廣東印記」
壯闊一甲子,抖擻中國龍——寫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之際
參考書目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