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彙集了作者近兩年來發表的二十多篇與記者編輯面對面進行新聞業務輔導和交流活動的記錄整理稿。全書共分為四輯,內容涵蓋記者編輯如何講政治、重業務、強素質、練本領,新聞媒體如何以精品生產帶動內容提升,新聞工作如何防範輿情、防止差錯、守牢陣地等。書中每篇主稿后配發一篇千字以內「一線感言」,撰稿人均為中國新聞獎得主,與主稿形成互動、互補。意義:本書是新時代如何高質量做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答題集」,是融媒時代主流媒體如何直面困難挑戰、堅持守正創新、開展精品生產的「心得錄」,是從業務層面解碼「新華現象」、為業界和學界提供觀察樣本的「他山石」,也致力於成為廣大媒體從業者拓寬視野、提升自我的「參考書」。特色:時代感強,書中文章的選題均來自於當下最新的媒體實踐,聚焦的都是媒體采編人員普遍關心、經常遇到、時感困惑的實踐話題;現場感強,每篇文章都是作者與記者編輯業務交流的精華版、剪輯版,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指導性與啟發性;互動感強,全書二十多篇配稿與主稿形成相互呼應、彼此唱和、互為補充的關係,整體性和可讀性都較強。讀者對象:本書適合宣傳思想文化系統幹部,新聞媒體管理層、一線采編人員,高校新聞傳播專業師生,廣大自媒體從業者以及新聞愛好者閱讀。作者簡介
雙傳學,男,1967年生,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畢業,研究員、高級編輯。現任新華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新華報業傳媒集團董事長,南京大學、河海大學博士生導師,江蘇省思想政治工作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主任委員。先後在高校、地方和省級機關工作,歷任江蘇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江蘇省社科聯副主席(兼)、新華日報社總編輯等職。 先後入選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中青年科技領軍人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問題研究、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研究,先後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大項目等10多項,出版著作(合專著、合著)20部,發表論文200多篇,7次獲得國家級、省部級一等獎,1次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目錄
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