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5*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北大新聞與傳播評論.第十六輯
ISBN:9787522855400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著編譯者:師曾志
頁數:33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書號:174718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內容簡介
《北大新聞與傳播評論》集刊創辦于 2004 年,從創辦伊始便以學術質量為重,始終堅持「理論聯繫實際」,不僅關注新聞傳播學研究領域的前沿問題,也致力於拓展跨學科的研究範式。研究主題不僅圍繞新聞傳播學前沿領域與方向展開,也推動新聞傳播學與哲學、社會學、心理學、文學、美學等學科的跨學科交流;主張應用思辨研究、質性研究、量化研究與混合研究等多元方法觀照理論脈絡與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現實情境,面向關切社會現狀的讀者群體。 《北大新聞與傳播評論》(第十六輯)設立如下幾個欄目:網絡空間治理,傳播歷史、技術與創新,傳播實踐研究,生命傳播與媒介研究,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行走的人」暑期跨學科論壇。
作者簡介
師曾志,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在北京大學獲得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曾赴紐西蘭、泰國等國家參加國際學術交流活動,從事的教學與研究領域涉及出版學、傳播學、媒體研究、圖書館學、
目錄
學等,在《北京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出版發行研究》、《中國出版》、Library Management等期刊上發表專業論文五十篇左右,主持翻譯《創刊指南》(How to Start a Magazine)(河北教肓出版社,2005年)一書。
目錄
·網絡空間治理·
網絡空間治理的屬性認知與體系建構 劉金河 崔保國
理解數字新聞用戶的算法抵抗:技術歸因、社會癥候與個體特質 龐華 張凱歌
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全球互聯網治理的中國智慧與中國力量 高金萍 王卓
中國信息安全研究現狀與趨勢——基於CiteSpace的文獻計量可視化分析 馬鵬程
·傳播歷史、技術與創新·
唐代社會結構變遷與進奏院狀作為「新媒體」的產生 王靖雨 陳朝露 趙迪菲
民國變局與報業因應——以《北平晨報》(1930~1937年)為中心的考察 鄭思源 付登舟
人工智能技術時代的身體解蔽與主體倫理 馮月季 胡露尹
新文科背景下新聞傳播學學科交叉研究:問題與進路 張振亭 王敏
·傳播實踐研究·
「三農」短視頻粉絲持續關注意願的影響因素——基於紮根理論的發現 何雪聰 周一方
數智時代體育傳媒戰略轉型與平台生態重構 楊保達
抑鬱症患者對社交媒體健康信息社會影響的感知研究 李瑩 沈蕊
博物館原真性秩序的「風土」與「人情」建構 秦瑩 范家萁
科技構築「鮮美生活」:數智驅動的品牌聯合實踐——基於盒馬鮮生的案例研究 郭浪 徐金燦
內地香港青年雙文化認同整合(BII)的影響因素和優化路徑研究 何國平 秦梓漪
·生命傳播與媒介研究·
數智時代媒介變革:從「社會能量」「心媒」向「全球心智聯結」的認知進化 師曾志
成長的想象:敘事視角下的網絡小說「成癮」內涵研究 許霞霞 李佳
象徵性自治:一個小區微信群的「電梯」述行傳播故事 任韻靈
短視頻平台情感共鳴形成機理研究——基於媒介可供性的視角 劉懿璇 宋金波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行走的人」暑期跨學科論壇·
「道說」滇越鐵路之生命傳播:交談、自我與AIGC 張祺祺 唐倩 李堃
「道說」滇越鐵路:埃德加·斯諾對當代國際傳播的啟示 梁晨 付礫樂
Table of Contents & Abstracts
稿約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