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研究以中國日語學習者為調查對象,一年間三次收集學習者和本族語者的對話,並對學習者的生活、學習環境和語言意識等進行深度採訪,多維、深入、動態地考察學習者語體轉換能力的發展軌跡。結果表明,語體轉換能力受日語接觸環境、母語社會文化、語言規約、心理、語言等因素的影響,而影響因素的不同組合與優先順序是學習者個體差異出現的原因。這對日語教育的啟發如下:(1)即使在目的語環境中,自然習得對語體習得所起的促進作用也有限;(2)學習者在做語體選擇時,潛意識裡受母語社會文化、語言規約的影響,因此語體教學中應考慮母語和目的語的異同;(3)敬語習得對學習者來說非常困難,建議在敬語教學中開展以「對方領域」為中心的指導法。作者簡介
田鴻儒,浙江外國語學院教師。日本大阪大學碩士、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日語語用學、日語教學法。已在中國、日本發表語體、敬語研究等相關學術論文10餘篇。目錄
第一章 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