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西遊略說》由劉廣迎所著,以《西遊記》為藍本,突破傳統解讀框架。作者從神話故事、科幻想象、團隊建設等多視角切入,結合佛道儒思想與現代科學,剖析唐僧團隊成員特質、妖精寓意及取經內涵。書中將取經路喻為人生成長與智慧追尋,同時作者將取經路喻為人生成長與智慧追尋,關聯AI、量子物理等現代議題——如認為孫悟空身上有AI影子,《西遊記》暗含對AI與人類未來的啟示;以量子物理中”虛空生萬物”呼應佛陀”悟空”思想。最終揭示”西天在心中”“妖魔鬼怪即心魔”等核心觀點,讓經典故事與當下思考碰撞,為傳統文本注入新的生命力。
作者簡介
劉廣迎:管理學博士,研究員。出版《紅樓心解》《重塑:智能社會的未來圖景》《足球經略》《撞見未來》《解放自己》《黑白足球》《文化足球》《混沌足球》《個人品牌》《開發自己》《經營自己》等著作。
精彩書摘
“野孩子” 孫悟空
我說父母、後臺是重要的,吳承恩可不這麼看。為此,他整了個孫悟空給我們看。
小時候聽大人們說,孫悟空是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看了《西遊記》之後,才知道孫悟空是由石頭”生養”出來的。從哪裡出來、怎麼出來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孫悟空是沒有父母的,是個地地道道的”野孩子”,天與地就是他的家。
沒有父母意味著一無所有,得靠自己求生存。孫悟空漂洋過海、千辛萬苦尋了個師父,可師父卻把他趕下山去,還斷絕了師徒關係,不允許他說自己的師父是誰。這就是不給他當後臺,斷了他的人脈關係。孫悟空是最徹底的”無產者”。最初,不僅沒有父母、沒有師父,還沒有”人樣”。吳承恩很有意思,給這位一無所有的猴子,弄了個名字叫”悟空”,仿佛大有深意焉!無中生有,”空”中有無限可能性。怎麼才是悟”空”?知道空是妙有、真有、萬有,然後把”空”與”有”都空掉。如今,科學家們已經知道,宇宙及其萬物,都是在”空”中而生的。
吳承恩在孫悟空身上注入了道家與佛家的思想觀念,也是對儒家思想的部分修正,還有對人性飽含善意的反思、諷刺與批判。就是這樣一個無父無母、無依無靠的生命,在自然中、在江湖上野蠻生長,成了美猴王,成了齊天大聖,成了有情有義的行者,成了為眾生除妖解困的長老,成了到達智慧彼岸的覺悟者。
孫悟空幾乎是在犯錯誤的過程中逐漸成長起來的。他經常受到很多蔑視,屢次受到處分,被施以多種酷刑,多次”入獄服役”,還 被判處過死刑,但執行未遂。在生活的暴擊下,本領越來越大,名聲越傳越遠,成了打不死的”小強”。吳承恩哪吳承恩,你這究竟是何意?
孫悟空身上有著牢固的平等觀,對那些綱常倫理、等級秩序一 概蔑視。神仙吃得蟠桃,俺老孫為何吃不得?神仙吃得人參果,俺老孫為何嘗不得?請注意,老孫吃蟠桃,卻忘不了花果山上的猴子們。老孫偷吃人參果,忘不了不在場的沙和尚。孫悟空的這些行為,情義是表面,平等是內在。孫悟空的平等觀是野生的,因而是真摯的、樸素的,不摻雜任何功利。
孫悟空的一生就是從無到有的一生,是把不可能變為可能的 一生。
孫悟空啊孫悟空,你這個野孩子,你究竟要說明什麼?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