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清史通俗演義(會文堂1935年鉛印本簡體版上下)》內容始自女真貴族努爾哈赤建立后金政權,皇太極改國號為清,清世祖定都北京,統一中國,一直到辛刻革命推翻清王朝為止。 作者蔡東藩將清代近三百年的重大歷史事件,編寫成通俗演義一百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代的歷史情況,對讀者了解清史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內容簡介
遠在趙宋年代,金邦被滅后,還有未死的女真遺族逃奔東北,伏處海濱,取「長白山下居民」之意, 自命「愛新覺羅氏」, 並建滿洲國, 於是舉族改稱「滿族」。 經過幾百年,相傳了幾代人, 族中卻出了一個智勇雙全,出類拔萃的人物,於是又排演出二百六十八年的清朝歷史。 清朝一統中原,總道是千秋萬歲,綿延不絕,可以與天同休了。誰知異族船堅炮利,屢犯國 門。泱泱大國今天割地、明天賠款,累得清朝君臣頗此失彼,國勢也漸漸衰退下去。不料,外患未了,內憂又起,武昌發難,各省響應,竟把大清朝生生地推翻了。 後人多說清朝政治不良,百般辱罵,好像清朝的皇帝無一非昏淫暴虐,清朝的臣子無一非卑鄙齷齪。其實細考清朝史事,有壞處,也有好處;有淫暴處,也有仁德處;不過轉到末代,主弱臣庸,朝政濁亂,且世界形勢早已大變,所以民軍一起,全局瓦解。這也不足為怪了。 蔡東藩編著的《清史通俗演義(會文堂1935年鉛印本簡體版上下)》用演義的筆法,將清代年間的許多史事分回敘述,有助於我們了解清代歷史的基本情況。作者簡介
蔡東藩(1877—1945),浙江蕭山人。著名演義小說作家、歷史學家。宣統元年中省優貢生。1910年朝考以優入選,翌年春赴福建以知縣候補。因不滿官場惡習,月余託病回鄉。從1915年開始創作《清史通俗演義》,至1926年《後漢通俗演義》出版,耗十年之功,寫成了中國最完整的歷史小說《歷朝通俗演義》。被譽為「一代史家,千秋神筆」。目錄
第一回 溯往事慨談身世 述前朝細敘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