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史著作是如何誕生的?書中的世界與今天又有著何種關聯? 13—14世紀,伊利汗國統治下的伊朗不僅見證了歐亞大陸內部空前繁榮的人員流動、商貿往來、科技與知識傳播及藝術交流,更積极參与其中。在這一背景下,《史集》卷二《世界史》應運而生,成為伊斯蘭史學與細密畫藝術的重要里程碑。 本書聚焦現存最早的阿拉伯語和波斯語《史集·世界史》插圖抄本,圍繞其中五部區域和民族史,探討其多重文本來源與寫作邏輯,並深入分析其中的細密畫插圖如何吸收並轉化中國繪畫傳統,進而勾勒出「第一個全球化時代」波瀾壯闊、多元共存的世界圖景。作者簡介
潘桑柔,美術史博士,現為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講師,主要關注13-14世紀歐亞大陸的跨文化藝術交流、西亞與伊斯蘭藝術史,以及中世紀插圖抄本。曾獲「王式廓-吳咸獎學金」赴大英圖書館等地調閱並研究中世紀抄本,在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十余篇。目錄
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