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全球暢銷800萬冊的藝術史經典《藝術的故事》,以絨布面珍藏袖珍本煥新登場!溫潤觸感承載智慧厚度,隨身攜帶的藝術殿堂就此展開。 《藝術的故事》由一代百科全書式的學界巨匠貢布里希教授寫就,是有關藝術的書籍中最著名、最流行的著作,它概括地敘述了從最早的洞窟繪畫到當今的實驗藝術的發展歷程,出版75年來,一直是這一領域無可匹敵的入門書。全世界不同年齡、不同背景的讀者通過貢布里希的講述認識到了這位真正的大師,他把知識與智慧結合起來,以其獨特的天賦,直接傳播了他本人對藝術作品的深切熱愛。這部經典著作直至現在仍是藝術領域新來者的第一選擇。 《藝術的故事》因其平實簡單的筆法、敘事清晰的技巧而受到持久的好評。貢布里希講述他的寫作目的是:「在大量煊赫的作品中,為豐富的人名、時期和風格找到淺顯易懂的秩序。」他為視覺藝術注入心理學的洞察力,他讓我們知曉藝術史就是「各種傳統不斷迂迴、不斷改變的歷史,每一件作品在這歷史中都既回顧過去又導向未來」;是「一條生動的鏈條,將我們身處的時代與古埃及時期聯繫起來」。 袖珍本第2版新增藝術史學者萊奧妮·貢布里希(E H 貢布里希孫女)獨家序言,以家族視角揭秘經典成書歷程,串聯20世紀藝術史研究的過去與未來,賦予傳世之作新的時代註解。 術語體系升級:全書100餘處精細化修訂,涵蓋專有名詞正名、表述統一等學術細節,更精準、邏輯更縝密。閱讀體驗優化:修正初版圖文對應問題,完善外文規範用法,讓經典文本歷久彌新。裝幀革命:首創絨布面封面,抗污耐磨與便攜性兼具,文字、圖畫頁面的紙張選擇,讓小開本也能清晰呈現插圖的層次之美。作者簡介
E H 貢布里希教授,功勛團成員(O M),高級英帝國勛爵士(C B E)。1909年生於維也納,1936年進入倫敦的瓦爾堡研究院任教職。從1959年起,擔任倫敦大學古典傳統歷史教授及院長,直至1976年退休。 主要著作有《藝術的故事》(第16版,1995年),《藝術與錯覺——圖畫再現的心理學研究》(第6版,2002年),《秩序感——裝飾藝術的心理學研究》(1979年)。還出版有論文集,「文藝復興藝術研究」四卷,第一卷《規範與形式》(1966年)、第二卷《象徵的圖像——貢布里希圖像學文集》(1972年)、第三卷《阿佩萊斯的遺產》(1976年)、第四卷《老大師新解》(1986年),《木馬沉思錄——藝術理論文集》(1963年),《圖像與眼睛——圖畫再現心理學的再研究》(1982年),《敬獻集——對我們文化傳統的讀解》(1984年),《我們時代的話題——20世紀的藝術與學術問題》(1991年),以及《藝術史反思錄》(1987年),《偏愛原始性——西方藝術和文學中的趣味史》(2002年)。目錄
前言目錄
(按收藏地點排列)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