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聚焦於明末至清中期(約1601—1799年之間)的歷史時間,透視法引入清代宮廷後的發展與變化,梳理透視”西學東漸”的歷程。自明末起,傳教士群體與商貿交易將西方繪畫技術引入中國並傳授給本土畫家,由此催生了一系列特殊的藝術實踐。這是東西方繪畫藝術在早期碰撞融合的重要樣本。在技術傳習的歷史現象背後,是中西方自身的藝術系統對”透視法”這一技術要素產生的不同反應。本書以第一批同時掌握中西方繪畫技術的畫家群體為樣本,通過他們對技術的不同使用、選擇和態度,研究透視法在中西方不同藝術語境中的運用、調試,以此梳理技術實踐迭代進程中,同步共生的認知與價值體系,並最終呈現雙方差異化的觀念表現。
作者簡介
莫芷,藝術家、美術史研究者。2013—2020年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講師,2023年獲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博士學位,2023年至今任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繪畫媒介與技術史、中西藝術交流、視覺語言與繪畫方法論。還從事藝術創作,作品涵蓋架上繪畫、裝置、影像等形式。出版有《繁花一山》《玉人歌》等畫集。曾獲意大利拉古納藝術大賽威尼斯駐留獎、安仁雙年展新銳藝術家獎、新星星青年藝術家獎等。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