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幻與神遊-17-18世紀中西交流中的繪畫技術與空間營造 莫芷 978755863204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上海人民美術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941
商品編號: 9787558632044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8*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視幻與神遊-17-18世紀中西交流中的繪畫技術與空間營造
ISBN:9787558632044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術
著編譯者:莫芷
頁數:xxx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4650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本書針對藝術史文化史讀者有一個比較明確的定位點,深度解讀了17-18世紀時期西方成熟的繪畫透視學來到中國後產生的變遷與融合,尤為可貴的是本書提供的較為難得的可視化的原稿資料,可給予讀者直觀的體悟和感知,也對藝術史讀者的具有專業文獻價值。值得一讀。

內容簡介
本書聚焦於明末至清中期(約1601—1799年之間)的歷史時間,透視法引入清代宮廷後的發展與變化,梳理透視”西學東漸”的歷程。自明末起,傳教士群體與商貿交易將西方繪畫技術引入中國並傳授給本土畫家,由此催生了一系列特殊的藝術實踐。這是東西方繪畫藝術在早期碰撞融合的重要樣本。在技術傳習的歷史現象背後,是中西方自身的藝術系統對”透視法”這一技術要素產生的不同反應。本書以第一批同時掌握中西方繪畫技術的畫家群體為樣本,通過他們對技術的不同使用、選擇和態度,研究透視法在中西方不同藝術語境中的運用、調試,以此梳理技術實踐迭代進程中,同步共生的認知與價值體系,並最終呈現雙方差異化的觀念表現。

作者簡介
莫芷,藝術家、美術史研究者。2013—2020年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講師,2023年獲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博士學位,2023年至今任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繪畫媒介與技術史、中西藝術交流、視覺語言與繪畫方法論。還從事藝術創作,作品涵蓋架上繪畫、裝置、影像等形式。出版有《繁花一山》《玉人歌》等畫集。曾獲意大利拉古納藝術大賽威尼斯駐留獎、安仁雙年展新銳藝術家獎、新星星青年藝術家獎等。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