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的吶喊-魯迅評版畫選集 朱正 978755382260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嶽麓書社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560
商品編號: 9787553822600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6*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無聲的吶喊-魯迅評版畫選集
ISBN:9787553822600
出版社:嶽麓書社
著編譯者:朱正
頁數:xxx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4646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無聲的呐喊:魯迅評版畫選集》由著名魯迅研究專家朱正精心編選,收錄魯迅寫給木刻家的數十封信件原文與百餘幅相關版畫圖片,直觀還原魯迅與木刻家的交流過程。這些作品大多由魯迅親自指導和收藏,其中不乏反映戰鬥主題和社會現實的力作。本書不僅是一部版畫藝術集,更是一部記錄魯迅藝術理念與實踐、展現左翼文藝運動精神的珍貴檔案。書前由朱正撰寫小引,書後附朱正評述文章,帶領讀者領略近一個世紀前中國現代木刻運動的壯闊圖景。

作者簡介
魯迅(1881—1936),中國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為新文學運動奠定基石。五四運動前後,發表多篇抨擊封建、批判愚昧的作品,堅持啟蒙立場,成為新文化運動的旗手。20世紀三十年代,魯迅積極參加左翼文藝運動,介紹國內外的進步作品,關懷培養青年創作者。魯迅是我國現代版畫運動的倡導者,影響了一代又一代藝術青年投身版畫創作。
朱正,1931年生於湖南長沙,當代著名出版家、魯迅研究學者。曾任湖南人民出版社總編輯。1956年出版《魯迅傳略》,後出版《魯迅傳》《魯迅回憶錄正誤》《魯迅的人脈》等。與邵燕祥合著《重讀魯迅》,與藍英年合著《從蘇聯到俄羅斯》。其《魯迅傳》被學界公認為最具權威性的魯迅傳記之一。

精彩書評
新的木刻是剛健,分明,是新的青年的藝術,是好的大眾的藝術。
——魯迅
歷史上沒有一種藝術比中國新興木刻更接近於人民的鬥爭意志和方向,它的偉大之處在於它一開始就是作為一種武器而存在的。
——愛潑斯坦

目錄

評曹白的作品 001
1936年3月21日魯迅致曹白信 002
1936年3月26日魯迅致曹白信 006
1936年4月1日魯迅致曹白信 010
1936年4月6日魯迅致曹白信 014
1936年5月4日魯迅致曹白信 016
1936年5月8日魯迅致曹白信 019
1936年8月2日魯迅致曹白信 021
1936年8月7日魯迅致曹白信 026
評陳鐵耕的作品 031
1934年6月6日魯迅致陳鐵耕信 032
1934年7月12日魯迅致陳鐵耕信 040
評陳煙橋的作品 057
1934年3月28日魯迅致陳煙橋信 058
1934年4月5日魯迅致陳煙橋信 064
1934年4月12日魯迅致陳煙橋信 069
1934年4月19日魯迅致陳煙橋信 074
1934年4月23日魯迅致陳煙橋信 077
1934年5月18日魯迅致陳煙橋信 079
1935年3月13日魯迅致陳煙橋信 083
1935年5月24日魯迅致陳煙橋信 087
評段幹青的作品 091
1935年1月18日魯迅致段幹青信 092
評何白濤的作品 103
1933年12月19日魯迅致何白濤信 104
1934年1月8日魯迅致何白濤信 111
1934年4月24日魯迅致何白濤信 113
1934年6月2日魯迅致何白濤信 118
1934年6月26日魯迅致何白濤信 120
1934年9月24日魯迅致何白濤信 124
1934年12月15日魯迅致何白濤信 127
1934年12月25日魯迅致何白濤信 132
評黃新波的作品 137
1934年4月6日魯迅致陳煙橋信(節 選) 138
評賴少其的作品 149
1935年1月18日魯迅致賴少其信 150
1935年6月29日魯迅致賴少其信 162
評李樺的作品 167
1934年12月18日魯迅致李樺信 168
1935年1月4日魯迅致李樺信 178
1935年2月4日魯迅致李樺信 181
1935年3月9日魯迅致李樺信 184
1935年4月4日魯迅致李樺信 187
1935年6月16日魯迅致李樺信 190
1935年9月9日魯迅致李樺信 194
評劉峴的作品 199
1934 年魯迅致劉峴信(節 選) 200
評羅清楨的作品 217
1933年7月6日魯迅致羅清楨信 218
1933年9月29日魯迅致羅清楨信 223
1933年10月26日魯迅致羅清楨信 225
1933年12月7日魯迅致羅清楨信 228
1934年2月26日魯迅致羅清楨信 235
1934年4月17日魯迅致羅清楨信 238
1934年5月28日魯迅致羅清楨信 244
評張致平的作品 251
1934年6月20日魯迅致陳煙橋信 252
評張影的作品 257
1935年1月18日魯迅致張影信 258
評張慧的作品 269
1934年10月9日魯迅致張慧信 270
1934年12月28日魯迅致張慧信 272
評鄭野夫的作品 279
1933年11月9日魯迅致吳渤信 280
1933年12月20日魯迅致鄭野夫信 283
其他 293
1933年7月18日魯迅致羅清楨信 294
1934年1月5日魯迅致姚克信 298
1934年4月6日魯迅致陳煙橋信 308
附錄 315
朱正:魯迅與中國現代木刻運動
——《魯迅藏中國現代版畫全集》序 316

前言/序言
我讀魯迅給木刻家的信,看到他對一些木刻作品提的意見,常以不能同時看到這些作品為憾。我想,如果把這些作品附在魯迅所提意見之後,編成一本書才好哩。可是一時無法看到這些木刻作品,不過想想罷了。2016年湖南美術出版社約我為《魯迅藏中國現代版畫全集》作序,給我提供了畫冊的校樣作參考。我才看到當年魯迅收藏現在上海魯迅紀念館收藏的這些木刻作品,我就有機會實現我的這個想法了。於是我就利用手邊的這一部校樣編了這本書,為給有意研究魯迅藝術見解的朋友打開一扇小小的窗口。
我發現,這一部《魯迅藏中國現代版畫全集》所收只是上海魯迅紀念館現在的全部藏品,而當年木刻家贈送的並且魯迅評論過的一些作品並不全部見於這一部《全集》。想來這些當是已經失散。這當然很令人遺憾,卻也無可如何了。
魯迅編入《木刻紀程》的作品,魯迅推薦送到國外參加展覽的作品,都是當時他所看好的,現在也都儘量找來編入本書。
還要指出的一點是,這些木刻家很重視魯迅的意見。對於魯迅指明缺點的作品,有的就修改重刻了。例如魯迅 1934年4月17日致羅清楨的信中說:
見寄之二十餘幅,早經收到。《或人之家》平穩,《被棄之後》構圖是很有力的,但我以為站著的那人不相稱,也許沒有她,可以更好。《殘冬》最佳,只是人物太大一點,倘若站起來,不是和牌坊同高了麼。
羅清楨對於魯迅指出缺點的這兩幅就都重新刻過了。現在的《殘冬》的原作牌坊下面坐著的那個人,在修改重刻的時候就去掉了。本書將原作和改作的兩幅同時收入,讀者就可以看到修改的痕跡。《全集》沒有能夠收《被棄之後》的原作,只收了修改重刻的,就不見那站著的女人了。從這一例可以知道:為什麼書中有些作品並沒有魯迅批評的缺點了。
這本書是為《魯迅藏中國現代版畫全集》作序的副產品。我就把這篇序言附在卷末,向讀者諸君請教。
2023年11月8日 朱正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