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精彩書摘
動畫不僅是一種娛樂形式,還是一種重要的敘事媒介,它能夠跨越文化和年齡的界限,傳遞複雜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瞭解動畫的概念和技術原理,有助於把握其獨特的表現手法和創作潛力,從而在場景設計中更好地進行故事敘述和情感表達。
動畫是一種通過一系列靜態圖像快速連續播放產生運動錯覺的藝術形式。這些圖像可以是手繪的,也可以是計算機生成的,或者是以其他方式製作的。
《動畫藝術辭典》中對動畫的解釋是:”動畫是以繪畫或其他造型藝術形式作為人物造型和環境空間造型的主要表現手段,並運用誇張、神似、變形的手法,借助幻想、想像和象徵,反映人們生活、理想和觀念的一門影像藝術。動畫是一種高度假定性的電影藝術。”
作為一種視覺藝術,動畫以其獨特的表現手法,不僅能夠吸引廣泛的觀眾群體,還能深入探討社會、文化及個人情感等多層次的主題。通過豐富的視覺語言和創新的技術手段,動畫為創作者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使其能夠在故事敘述中融入深刻的寓意和哲學思考,從而觸動不同背景觀眾的心靈。
動畫的基本原理基於視覺暫留效應。人眼在看到一個圖像後,即使該圖像已經消失,其影像仍會在視網膜上停留一段時間(大約1/24 s)。如果在這段時間內快速顯示一系列略有差異的圖像,就能創造出連續運動的效果。這是所有動畫的基礎原理,無論是手繪動畫、定格動畫還是計算機生成動畫,都依賴於這一效應。
動畫中的”場景”與”背景”的區別。這兩個術語常被混用,但它們在含義上有本質的區別。”背景”指的是作為陪襯的景物,主要強調空間概念。”場景”則是指場次中的景物,不僅包含空間元素,還涉及時間變化,表現的是動態的時間和空間關係。
隨著現代動畫技術的發展,空間效果和時間變化得以更豐富地呈現,動畫風格也從二維向三維轉化,增強了對時間和空間的表現意識。比較而言,”場景”這一術語更為準確地描述了動畫中環境的設計需求。
動畫場景是指在動畫作品中,為角色表演和故事情節 展開所提供的特定空間環境。它不僅包括靜態的畫面和背景,還涵蓋時間要素,是時間和空間的綜合表現。
在動畫影片中,活動的角色是主體,而動畫場景則是角色表演的舞臺。場景雖為配角,但對整體效果至關重要,它通過形與色塑造空間環境,服務於角色表演。場景貫穿於整部動畫,以”面”的形式呈現,為觀眾提供沉浸式的全方位視覺體驗。它包括自然環境、社會環境、歷史環境、道具以及靜態的群眾角色,有時甚至可以獨立敘事。
前言/序言
在數字娛樂產業蓬勃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動畫藝術以其獨特的創造力和表現力,已成為當代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動畫行業對具備專業動畫場景設計能力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
為適應這一市場需求,我們組建了一支由資深專業教師與行業一線專家組成的編寫團隊,共同打造本教材。本書立足職業教育特點,秉持”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強化理論”的核心理念,著重培養學生的職業實踐能力,使學生在掌握動畫場景設計理論知識的同時,能夠熟練運用所學進行實際項目創作。全書採用模塊化架構,共分為5 個教學單元。
本書具有以下鮮明特色:
一、緊貼行業前沿,及時融入最新的動畫場景設計理念、技術與方法,確保教學內容與行業發展同步,使學生掌握時代所需技能;
二、注重實踐導向,書中精心設計了豐富的實踐項目,引導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深化對知識的理解與應用能力;
三、強調知識體系的系統性與連貫性,各模塊內容循序漸進,結構清晰,有助於學生逐步構建完整的專業認知框架。
本書既可作為高等職業院校動漫設計、動漫製作技術及相關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動畫藝術愛好者的自學參考書。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