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中國紀錄片-評論與迴響 韓飛 9787507858013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國際廣播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623
商品編號: 9787507858013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5*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新時代中國紀錄片-評論與迴響
ISBN:9787507858013
出版社:中國國際廣播
著編譯者:韓飛
頁數:53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4629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分上下兩部分:上篇「個案解讀」,收錄30餘個不同類型的新近代表性紀錄片案例評論,並邀請柯文思、竹內亮、祖光、陳宏、洪雷、薛兆豐、干超、范立欣等海內外知名紀錄片導演或製作人為他們的作品撰寫創作闡述等;下篇「發展前瞻」,從「類型拓展」和「趨勢把脈」兩個方面,圍繞中國紀錄片發展的若干熱點議題進行觀察和思考,展望未來路徑。 本書旨在聯動業界和學界,以實踐創新和價值引領為兩翼,從歷史的、人民的、藝術的、美學的觀點出發評價作品,以評促創,改善中國紀錄片創作和評論生態,推動中國紀錄片事業高質量發展。

作者簡介

韓飛,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視聽傳播系副主任、副教授,博士,新聞傳播學博士后。先後在《人民日報》《現代傳播》《當代電影》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十余篇:參与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紀錄影像的國際傳播與影響力研究」,國家廣電總局項目「中國紀錄片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研究」等課題多項:《中國紀錄片發展報告》執行主編,「中國紀錄片學院獎」總撰稿、導演組成員。曾任江蘇衛視編導,參与策劃和導演《江蘇衛視跨年演唱會》、《金曲撈》等多檔品牌節目。

目錄

上篇 個案解讀
歷史與文化
《何以中國》:中華文明探源的影像實踐
千越:以萬縷深情,溯中華文脈,答「何以中國」
《中國(第三季)》:紀錄片如何表現上古文明
周艷:在有限和無限之間
《美術里的中國》:美術紀錄片的融合表達
李熠祺:執有情義畫筆,繪無盡意中國
《西泠印社》:君子的「刀法」與「活法」
許繼鋒:《西泠印社》的中國氣質和影像美學
《發掘記》:聚焦最樸素、最真實的考古人的故事
劉軍衛:零落成泥碾作塵——《發掘記》三年回望
《武梁祠》:以圖像為媒觸摸中華文明的脈搏
彭金棣、王靜:斯文在茲——從《武梁祠》看魯派紀錄片的定位與呈現
《重生技》:微紀錄片揭秘文物如何「活起來」
朱允:人語,和物語
文獻與政論
《津門往事》:歷史與現實的互文與互動
祖光:讓往事成為有溫度的故事——《津門往事》如何講述天津歷史
《白山黑水鑄英魂》:紀傳體文獻紀錄片的突破之道
陳宏:《白山黑水鑄英魂》鑄就最動人的思政課
《山河歲月》:理論文獻紀錄片要解決大眾觀賞性問題
夏蒙:禮讚百年風華 譜寫英雄傳奇
《兩岸家書》:書信為媒的家國敘事與共情傳播
洪雷:共同的記憶——那些家書里的兩岸故事
《澳門二十年》:「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記錄與闡釋
趙曦、王廷軒:新主流紀錄片創作的變與不變
《見證初心和使命的「十一書」》:主旋律微紀錄片的網絡化生存
鐘山:跨越時空的青春熱血
《習近賓士國方略:中國這五年》:中國治國理政故事的「新政論」探索
魏克然:用世界語態,講好中國故事
鄉村與城市
《柴米油鹽之上》:聚焦「人」與共情的傳播
柯文思:關注人的故事、人的共同命運、人的共通情感
《書店,遇見你》:空間觀察與主體互動下的創新表達
范永東:在書店,遇見你
「閩寧紀事」系列:編年體紀錄片的「小正大」創作
洪煒:以平凡人視角記錄「山海攜手」的振興畫卷
《一億人的脫貧故事》:脫貧題材紀錄片的時代書寫與建設性表達
王冰笛、李姝莛、李佳琳:記錄中國人與命運相搏的故事
《于青山綠水間》:少數民族地區鄉村振興的影像建構
孫璐:「鄉村振興」中的朋友們
《黃河尕謠》:文化鄉愁與紀錄電影的銀幕歸路
張楠:我只想拍攝與我真正有關的作品
《舌尖上的中國(第四季)》:從「舌尖」到「中國」的空間敘事之道
張涵冰:被生活灌溉,因生活芬芳——《舌尖上的中國(第四季)》創作手記
人物與社會
《萬物經濟學》:紀錄片的學科聯動與智識傳播
薛兆豐:通過紀錄片講述普通人的經濟學
竹內亮「疫情三部曲」:「我在現場」看見的真實中國
趙萍:竹內亮疫情紀錄片「三部曲」的創作背後
《武漢戰疫紀》:新聞紀錄片與新冠報道議程的主動設置
葛雲飛:國際傳播要注重作品真實感及話題的「時度效」
《中國醫生》:醫者仁心的影像重建
張建珍:以真實影像醫社會之心
《看不見的頂峰》:山高人為峰
范立欣:電影化敘事與紀錄片真實性的平衡
《Z世代青年說》:網生代的別樣自白
何青:在青春的頂點相遇
自然與生態
《航拍中國》:用影像觀照祖國大地山河
李浩洋:做簡單,不簡單
《我們的國家公園》:自然類紀錄片的生命美學呈現
曾海若:自然之旅——我們拍攝自然類紀錄片的一些體會
《野性四季:珍稀野生動物在中國》:中國野生動物紀錄片國際合作模式創新
史慧:講好中國的珍稀野生動物故事
《與象同行》:共同體觀念下的共情表達與話題傳播
陳熠之:讓中國自然題材紀錄片走向世界
《青海·我們的國家公園》: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命共同體敘事
李曉:重建信仰——人與自然的共生之路
《葉爾羌河》:流淌而開的多彩新疆故事
劉麗婷:用心用情繪就新時代新疆的絕美畫卷
國際傳播與文明互鑒
《再會長江》:一位日本導演跨越十年的長江情緣
竹內亮:《再會長江》——跨文化創作的探索
《歷史照亮未來——我的博物館故事》:金磚國家聯拍聯播紀錄片 深化文明交流互鑒
蒂亞戈·阿拉基利安:博物館如何改變人民生活——《因赫蒂姆博物館探秘》的背後故事
《從長安到羅馬》:紀錄片參与的文明傳播與交流互鑒
唐世鼎:穿越古今絲路探尋,講述文明交融互鑒
《新絲路上的交響》:我們需要什麼樣的「一帶一路」敘事
葛雲飛:「一帶一路」紀錄片國際傳播敘事體系構建和實踐探索
《大工告成》:「大國工程」紀錄片對當代中國國家形象的建構與傳播
金靈:大「工」告成,功在當代
《鏡頭裡的中國》:元紀錄片講好中國故事
韓飛:團結「國際朋友圈」,提升國際傳播效能
下篇 發展前瞻
類型拓展
「一帶一路」紀錄片十年發展探析(2013—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