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陳贇 哲學博士,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浙江大學馬一浮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和青年學者項目、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上海市曙光學者計劃和浦江人才計劃等。兼任中華孔子學會船山學研究專業委員會會長、中國哲學史學會常務理事、老子道學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等。入選華人國學大典國學星斗計劃名家組。出版專著有《天人不相勝:莊子內篇的文本、結構與思想》《自由之思:〈莊子·逍遙遊〉的闡釋》《周禮與「家天下」的王制:以〈殷周制度論〉為中心》《中庸的思想》《回歸真實的存在:王船山哲學的闡釋》等十余部,另有學術論文二百余篇在海內外發表。一部專著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成果,多部成果獲得教育部和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目錄 導論
第一章 從思辨的歷史哲學、批判 / 分析的歷史哲學到文明論的歷史哲學
第一節 歷史哲學的類型與文明論的歷史哲學
一、歷史的雙重內涵與歷史哲學的兩種類型
二、思辨和分析對峙之下歷史哲學的困境與敘事主義的興起
三、何謂文明論的歷史哲學
第二節 文明論視閾中主體與文明的不同關聯形式
一、文明論的視閾與「厚的哲學」
二、中西哲學的會通及其理想類型
第一編 歷史普遍性的重構:從超越普遍性到具體普遍性
第二章 西方文明視閾中的「普遍歷史」話語及其病理
第一節 歷史滄桑感與歷史生存的悖謬處境
一、歷史滄桑感與歷史的悲情
二、歷史的無常體驗與意義焦慮
第二節 西方思想中的「普遍歷史」規劃
一、以普遍性超越歷史的無常
二、以理性保證普遍與經驗的褫奪
三、經驗的普遍性與世界歷史
四、羅馬法權傳統與抽象普遍性
第三節 歷史作為「大寫的基督」
一、基督教與超越的普遍性
二、歷史的目的化和未來化
三、從歷史的「居間」張力到超驗絕對的內在化
第四節 黑格爾:神人之間的精神辯證法
一、以理性敞開作為精神的上帝之奧秘
二、作為神性與人性統一體的「精神」
三、上帝與世界的和解
四、歷史作為精神的辯證運動
第五節 歷史的貶抑與「普遍歷史」的文明論病理
一、歷史目的與歷史主體的斷裂
二、以沉思性哲學收編具體歷史
三、歷史的虛無化與意義的植入
四、「普遍歷史」與帝國征服
五、「普遍歷史」:一種失敗的思想實驗
第二編 世界歷史進程論:從「自由為本」到「天下歸仁」
第三編 世界秩序、文明共生和歷史意義
附錄一 陳贇談「百年變局」時刻的歷史哲學
附錄二 精神突破視閾中的天人問題和古今問題
參考文獻
索引
後記
增訂版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