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這部以"從傳統走向現代"為主題的學術文集,分為三編:傳統文化編、當代文化編、中國哲學編。各編所收文章的篇數大致相當,內容互為觀照,觀點相互發明。總體上是闡發如何在現代文明的基點上審視民族傳統文化,抉發其優長之處,揚棄其不適應現代社會現代文明的方面,為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提供一得之見。內容簡介
本書以「從傳統走向現代」為價值取向,通過「從傳統觀照現代,從現代反思傳統」的雙向探討,展示了作者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和觀點。全書共分為三編:上編「傳統文化」,深入剖析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探討其評價標準,充分挖掘傳統文化的價值觀滋養。同時,闡述優秀文化傳統與民族凝聚力的緊密關聯,從獨特視角解讀「調均」所體現的中華優秀文化精髓,比較儒道思想的對立互補,探究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核心特點等,對傳統人文思想、「三綱五常」等進行深度思考,探討國學與時代精神的契合。中編「當代文化」,著眼于文化成熟的要求和標誌,論述文化的民族性、時代性與世界性,探討文化自覺與文化發展、「文化學」建設與現代化、道德體系與文化價值體系等重要議題,對中國文化出路進行展望,剖析現代新型文化體系的模式和特徵,探討民族文化素質與人文精神的重建,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思考民族文化建設。下編「中國哲學」,對關於《周易》的某些傳統觀點提出質疑,挖掘孔子從道思想與傳統人文精神的當代價值,分析漢代禮治的形成及思想特徵,探討董仲舒的哲學方法、政治哲學、思想方法及其天人思想的文化史意義,還對現代新儒學、馮友蘭的「抽象繼承」理論、唐君毅的文化價值觀等進行省思,思考儒家文化促進經濟發展的路徑以及中國思想文化史研究的方法論。作者簡介
李宗桂,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中山大學文化研究所所長,博士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文化與現代化、當代中國文化、中國古代哲學、現代新儒學。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國家教委授予「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學位獲得者」稱號,被廣東省授予首屆「廣東省優秀中青年社會科學家」的稱號。擔任國家教委(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八五」「九五」規劃評委。廣東省「廣東人精神」大討論專家指導組成員,廣州市「廣州人精神」大討論專家指導組成員,廣東省「廣東文化發展30年」課題主持人。主編有《中國文化與現代化叢書》《大思想家與中國文化叢書》《中華民族精神建設叢書》等多部叢書,撰寫的《中國文化概論》是國內第一部中國文化綜合研究論著,《中國文化導論》是國內本科高校使用較多的中國文化教材。目錄
學術自傳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