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一章 吹散的浮塵,蹊蹺的死因
韓非:生不逢時的悲公子
秦始皇:當幻想走向終破滅
霍去病:英年早逝是誰之過
東晉孝武帝:”魘崩”是個牽強的說辭
趙匡胤:透著詭異的燭影斧聲
嶽飛:忠良蒙難,到底誰才是元兇
戚繼光:斬子或許只是個悲傷的故事
二章 史家的筆墨,寫不清忠與罪
韓信:倒在人生的時刻
晁錯:”清君側”沒有那麼簡單
於謙:風口浪尖上的忠誠之悲
袁崇:名將慘死,或許才是悲劇的開始
鼇拜:滿洲的起與落
三章 當真實遇上假像,誰才是主角
秦晉之好:並不是真的好
單刀赴會:被顛倒的兩個主角
武則天:殺並非一個定論
楊家將:滿門忠烈的虛虛實實
四章 塵埃落定的故事,出人意料的人物
孔子:乃是文武雙全的奇才
蔡倫:活在陰暗中的宦官
李清照:玩得轉賭博的詞人
海瑞:犯龍顏,還能保身的秘密
五章 命運的褶皺,隱藏著怎樣的無奈
唐伯虎:”被科考作弊”的風流才子
李昉:黃河也洗不清
蘇軾:烏台詩案:一個文人的黑暗時刻
沈萬三:在明史中”復活”的人
六章 撿拾戰爭的碎片,拼接事件的
巨毋霸:活在迷霧中的戰場巨人
關羽:敗走麥城是意外還是意料
瓦崗軍:面對隋軍時的”虎頭”與”蛇尾”
忽必烈:東征失敗是源於偶然的”神風”r/>七章 之事,是蓄謀,還是另有隱
玄武門之變:看得見的殘殺,看不見的蓄謀
唐宣宗:裝瘋賣傻,從”“到皇帝
柔福帝姬:結局成謎的悲公主
梃擊案:誰才是終的始作俑者
崇禎帝:死也不南遷或另有隱
八章 與清醒作對們
晉景公:于糞池裡溺死
漢文帝:不問蒼天問鬼神
苻堅:迷上一個男寵
宋徽宗:不愛黃袍愛道袍
明朝公主:屢遭騙婚的歷史奇聞
九章 正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劉禪:並非”扶不起來的阿斗”
周瑜:一個被抹黑的文武之才
武大郎與潘金蓮:被惡意醜化的恩愛夫妻
潘仁美:難以翻盤的千年之冤
十章 隨丟失的國寶
“人”化石:難尋蹤跡的國寶
傳國玉:千一璧能否重見天日
敦煌莫高窟:瑰寶之地的苦難之旅
“昭陵六駿”:珍貴石雕慘遭偷盜與”碎屍”
摘要
第一章 吹散的浮塵,蹊
蹺的死因
韓非
生不逢時的悲公子
在人生的天平上,他的
才華很重,而命運很輕,宗
室貴族的身份沒能為他提供
庇護,筆下生花的學識沒能
讓他逆天改命。他是一個時
代的標誌性人物,也是一個
時代的悲典型。當他不明
不白地死去,留給塵世的是
一片猜疑的空白。
一直以來,韓非之死都
是眾說紛紜,但其中
的是史籍上的兩種說法。一
種認為,韓非是因為同門師
兄李斯出於妒忌將其殺害;
一種則認為,韓非之所以不
得善終,是因為他向秦
了姚賈的讒言,結果害人不
成,反而賠了自己的性命。
不管哪種說法,韓非的死始
終有著疑惑的身影。
韓非與李斯是同門,兩
人一個善於撰述理論,是理
論家,一個善於政治謀劃,
是政治家,都是法家的集大
成者。但這兩個法家人物的
老師卻都是戰國時代的後
一位大儒——荀子。
韓、李兩人同在荀子門
下求教,朝夕相對,對彼此
的身世、才能和缺點都
瞭解。李斯是楚國上蔡人,
早年只做了一名小吏,他發
現,廁所裡的老鼠瘦骨伶仃
,見人就跑;而倉庫裡的老
鼠卻腦滿腸肥,人來了也大
搖大擺,絲毫不”怯場”,於
是發出感歎:”人之賢不肖
,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奮發之心溢於言表。
韓非出身于韓國宗室,
自幼養尊處優,聰穎而飽讀
詩書,可惜的就是天生
的口吃,說起話來磕磕絆絆
,所以即使在道理上清楚明
白,是讓人感覺底氣不
足,沒有說服力。好點的是
,韓非嘴上不行,筆下卻生
花放彩,他想像無窮,尤其
善於以寓言的形式講述複雜
深奧的道理,且文風雄健,
肆恣,讀來鼓蕩人心。
先秦諸子裡,除了莊子能在
文章 上與他一較高下之外,
其他人根本不是對手。李斯
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裡,他對
這位同門師弟既佩服,又有
些恐懼。
韓國本是小國,且年
積弱,到了戰國末年,它已
成了七雄裡的末流國家。
韓非學成之後,滿懷一腔報
國之志回到了故鄉韓國。當
他看著祖國江河日下的勢
,心急如焚,於是多次上書
韓王,希望他能採納自己的
“、勢”相結合的治國
理念,讓韓國強大起來,重
新光耀祖先的威名。不過,
韓王和他的國家一樣,已
到了”虛不受”的膏肓階段
,把韓非的金玉良言都當成
了驢鳴狗吠。韓非無奈之下
,將滿懷的憂憤都傾注筆端
,寫下了《孤憤》《五蠹》
《說難》等曠世名篇,共計
有10萬多字。先秦典中,
《老子》只有幾千字,《論
語》不過一萬多字,所以韓
非的著述,在當時可謂是”
長篇巨著”。
牆裡開花牆外香,這些
韓王看不入眼的”廢話”,卻
被將來統一天下的蓋世雄主
秦王嬴政看到了,他手不釋
卷,日系揣摩,看到精彩處
忍不住擊節 讚賞,漸漸地愛
屋及烏,對韓非這個人也”
思念”起來。他常常對侍從
說:”若能與韓非先生一起
散步,縱論天下,哪怕叫我
立時死去,也心甘願。”
而那時,李斯早已憑著自己
靈敏的政治嗅覺來到了秦國
,並由呂不,慢
慢地做到了秦國的,也
備受秦王嬴政的尊敬和倚重
。
秦王嬴政思之切、求之
難的心,此時被李斯瞧見
了,李斯便向秦王嬴政講述
了韓非的身世。秦王嬴政得
知韓非是韓國公子以後,便
下令發動大軍攻打韓國,他
的目的只有一個:讓韓王送
韓非赴秦,與秦王相見。因
一個人而發動一場戰爭,可
以想見韓非的魅力。
聞名不如見面,韓非果
然沒讓秦王嬴政失望,他與
秦王臥膝長談了幾個晝夜,
說得秦王時而深思,時而大
笑,不知疲倦。韓非雖
然口吃,但秦王嬴政絲毫不
在乎。他在和韓非交談後,
還對這個口吃的韓
生了更大的興趣。在他心裡
,韓非是一個能力出眾
的人。
可是,這樣的形卻遭
到了師兄李斯的嫉妒,他擔
心若讓韓非這麼”表現”下去
,恐怕將來秦國再無自己的
立錐之地。很快,李斯將韓
非視為政治上的頭號對手。
這之後,李斯開始向秦
讒言,說韓非此人有天緯
地之才,胸藏萬雄兵,可
是他一心向著自己的祖國韓
國,斷然不會為我所用。這
樣的人留在世上,豈不是給
我大秦將來統一天下留下一
個天大的麻煩?
“一言點醒夢中人”,在
聽到這些流言蜚語以後,豺
狼之性的秦王翻臉便將韓非
下獄,終韓非被李斯逼死
獄中。
史籍上的二個版本是
,韓非與姚賈交惡,於是向
秦王說他的壞話。可是姚賈
的舌頭比韓非利索得多,一
番剖心挖肺,終於讓秦王感
動,相信了他的無辜。而韓
非反因構陷不成而為秦王所
棄,終身敗名裂。
P1-4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