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秦如何能統一中國?中國文明何以歷經衝擊而屹立不倒?孫皓暉教授以獨特視角,重讀戰國秦史,剖析秦統一中國之戰背後的謀略,解密秦軍為何能戰無不勝,直指中國文明基因、生存本質與歷史轉折點。 孫皓暉顛覆性地指出:秦亡是「建築師」的倒下,而秦構建的「文明大廈」永存。中國文明的基因是文化認同,而非血緣或宗教認同。變法圖強,堅持改革,是超時空歷史真理 中國在戰國-秦帝國期間,奠定了多元化的、強勢生存的統一文明根基,重振文明的第一要務,是對本民族文明的根基時代作出歷史的新發現與新總結。 本書將深邃歷史洞見與當代國家競爭意識深刻關聯,有助於理解中華文明韌性,思考當下中國如何在國際變局中突圍之道。內容簡介
本書是孫皓暉繼《大秦帝國》后全新史論集。書中深入剖析秦滅六國、盤整嶺南、統一天下的戰略邏輯與制度創新,探尋中國文明歷經千年衝擊而延續的韌性所在,並從外交、法治、民族融合等維度,揭示中國文明在當下國際變局中的突圍之道。作者簡介
孫皓暉,共和國同齡人,生於陝西三原,曾任西北大學法律系教授,現任西北大學特聘教授、西北大學中國文明史研究院院長。 歷時十六年,創作了長篇小說《大秦帝國》,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同時以創建「中國民族強勢生存」「中國原生文明」理論,成為整體研究中國文明的重要理論家。 另著有《中國原生文明啟示錄》(上中下)《強勢生存:中國原生文明的核心力量》《大爭之世:戰國》。目錄
序 大爭鑄劍論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