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社會的切面-10世紀末至13世紀末的宗室 僧道 士兵 遊彪 978755281584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天津古籍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878
商品編號: 9787552815849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6*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宋代社會的切面-10世紀末至13世紀末的宗室 僧道 士兵
ISBN:9787552815849
出版社:天津古籍
著編譯者:遊彪
頁數:51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4623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宋代是中國歷史上「近世」之開端。歷經唐宋之變的中國,在社會層面上發生了與中古時代巨大的變化:商業的發達、人口流動的加快、社會階層的變革這一切構成了宋代全新的社會面貌。那麼,經歷了歷史劇變的宋代社會面貌如何?這樣的變化如何影響宋代的歷史發展?各階層人民的生活在這種社會變革之下又受到了什麼影響? 作者從宋代的幾個階層作為視角,還原了一個從上層貴族到下層士兵的生活,讓讀者真正回到宋代的歷史中去,切身感受宋代的各項制度對於當時社會的影響。趙宋宗室和官員的子弟們毫無疑問是社會的上層,本應在進入仕途上享有特權,但在宋朝皇權日益加強和官僚制度日趨成熟的背景下,這一群體的特權被日益削減和限制。 宋代的僧人、道士等出家人深入參与到當時的社會經濟活動中,這既說明了宋代經濟的繁榮,同時也揭示出一點:出家人也不能完全脫離世俗,仍需要通過從事經濟活動來養活自己。因此,寺院、道觀從事田產買賣、高利貸等商業活動在宋代司空見慣,而宋朝政府也為之設立了相關的管理制度。由此可見寺院經濟對宋代社會的影響非常之大。 宋代是中國古代唯一一個完全實行募兵制的朝代,士兵在宋代是一種職業,領取官方的俸祿。因此,士兵群體在當時也備受關注,士兵群體的日常管理、財政負擔、退伍安置等事宜在宋代均被制度化,而其中的缺陷與困境,直接影響士兵在宋代社會中的地位,進而影響軍事制度和軍隊戰鬥力。 整體來看,本書通過對宋代特殊群體的深入研究,為讀者提供了一個更加全面、深入的視角來審視宋代社會。作者通過豐富的史料和細緻的分析,不僅揭示了這些群體的獨特性和複雜性,還為我們理解宋代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特點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時,本書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史料價值,對於研究宋代歷史的學者來說,無疑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參考書。

作者簡介

游彪,1965年出生,四川省簡陽市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歷史學博士。現在為北京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多年來,一直從事遼、宋、西夏、金史研究,主要集中在宋代兵制、佛教寺院經濟、政治制度、宋儒與佛教的關係等領域。著作有《宋代蔭補制度研究》《宋代寺院經濟史稿》《宋代特殊群體研究》《中國民俗史(宋遼金元卷)》,主要論文有70餘篇。

目錄

上篇:趙宋宗室、官員子弟及其他
天族的尷尬:實權的喪失與「安全」之法——以趙宋宗室子弟授官制度的變遷為例
第一節 趙氏宗子的任官制度
第二節 宗女蔭補制度與宗女夫君的仕途
結束語
失敗的嘗試:慶曆新政限制官員子弟特權的措施
第一節 宋仁宗親政之前官員蔭補制度的修正與調整
第二節 慶曆蔭補新制
第三節 慶曆蔭補新制的歷史地位與無疾而終
「決定版」:宋神宗君臣對官員子弟入仕的壓縮
第一節 熙寧蔭補新制
第二節 神宗時期的其他蔭補制度改革與北宋末期官員蔭補制度的變化
致仕蔭補:官員子弟入仕的機遇
第一節 宋代官員致仕蔭補制度的變遷
第二節 致仕蔭補的時限及其他
文化考試:提高非科舉出身官員素質的努力
第一節 非科舉出身官員的入仕考試製度
第二節 考試製度的約束力及相關問題
仕途的優與劣:宋代官員子弟的政治地位
第一節 官員子弟仕途的獨特優勢
第二節 官員子弟晉陞途中的尷尬處境
結束語
中篇:出家人的營生
政府管理法規:宋代有關僧尼的法條初探
第一節 宋代對出家人資格的限制
第二節 系帳與剃度的法條
結束語
宋代寺觀的田產買賣:法制與現實之間的差異
第一節 基本史實的考訂
第二節 「禁寺觀毋市田」新解
第三節 寺院、道觀購買田產的合法性
第四節 寺院、道觀購買田產禁令頒布的背景
賦稅與徭役:政府調控寺院、道觀經濟的體制
第一節 寺院、道觀田產的賦稅及其相關問題
第二節 寺院、道觀的徭役負擔
商業與高利貸:出家人極端世俗的一面
第一節 佛教寺院經營的手工業
第二節 宋代寺院、僧人的商業運營
第三節 寺院、僧人經營的高利貸
貧富懸殊:僧人生計的地域差異
第一節 寺院、僧尼分佈的地域差異及其原因
第二節 寺院經濟的地域差異問題
子院:佛教寺院特殊經濟關係之一環
第一節 子院與母院的經濟關係
第二節 子院出現的契機
《磧砂藏》宋人題記的史料價值初探
第一節 區域史研究的重要文獻
第二節 宋代民眾日常生活的史料
第三節 宋代民間宗教信仰的佐證
佛性與人性:宋代民間佛教信仰的真實狀態
第一節 捐資人的身份與區域分佈狀況
第二節 利己與利他之間的神界與現實
結束語
宋代地方官與佛教界之間的關係論考——以范成大蜀地任職為例
第一節 參与其間:宋代地方官員與民間佛事活動
第二節 遊歷佛教寺院:真實再現宋代地方官的業餘生活
結束語
傳說與事實之間:道教與宋代社會的融合
第一節 供奉道教神像
第二節 治病與「驅鬼」
第三節 齋醮儀式
第四節 丹藥與長生
第五節 符水與咒術
結束語
下篇:士兵與國家政權
「優升」與「劣汰」:北宋軍隊將校與士兵的揀選制度
第一節 北宋軍隊揀選制度的確立
第二節 揀選制度在北宋軍事中的具體表現形式
第三節 揀選制度運行的具體程序
第四節 不同時期的揀選制度
結束語
剩員制度:宋朝安置退伍職業兵措施透析
第一節 剩員制度的創置
第二節 剩員的職能及管理機構
第三節 剩員的編製及宋神宗對剩員制度的整頓和改革
第四節 宋代裁軍充剩員的得與失
結束語
士兵逃亡:法律制度的完善與制裁機制
第一節 宋代士兵逃亡法的逐步健全
第二節 禁軍逃亡法的演變
第三節 將官的責任
第四節 宋朝政府對士兵臨陣脫逃的處罰法條
第五節 宋代士兵逃亡的首身法及其期限規定
第六節 士兵從軍出征逃亡法
逃兵與國家財政:正常軍費之外的負擔
第一節 逃兵與國家的額外支出
第二節 重新招募之費用
第三節 捕捉逃兵的費用
「常勝軍」:北宋末年一支雇傭軍的始末
第一節 遼朝的怨軍
第二節 常勝軍的壯大及影響
第三節 汴京被困與常勝軍的末日
結束語
後記
出版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