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百年繁華如何終結? 呈現盛世崩解前的每一道裂痕。 一本書講透北宋王朝覆亡史。 北宋歷史大變局的前因後果。 深入解析靖康之變終結北宋百年繁華的全過程,展現悲劇的序曲和終章 從做出聯金滅遼的決策到收復燕京,再到金宋反目,層層剖析北宋滅亡的深層原因。 探討「聯金滅遼真是唯一出路?」「燕京收復是勝局還是催命符?」「金國殺心何時暗起?」「靖康之變能否被逆轉?」等關鍵問題。內容簡介
本書以北宋末年的歷史為背景,從聯金滅遼這一導致北宋王朝由和平走向戰爭的關鍵抉擇開篇,呈現北宋君臣面對急劇變化的政治形勢,在戰與和的泥淖中艱難掙扎,直至靖康之變北宋滅亡的全過程。 從細節入手,通過外交與軍事兩條主線的交替敘述,結合北宋的外交制度、政治制度等,再現: 以趙良嗣、馬擴等人為代表的北宋使節在沒有軍事後盾支持的情況下,如何與遼金二國展開艱難的外交鬥爭,並最終收復燕京? 燕京收復后,面對脆弱的和平局面,北宋朝廷如何一錯再錯,最終引發宋金戰爭? 戰爭爆發后,面對金人的進犯,北宋皇帝、文臣武將以及普通百姓分別做出了什麼抉擇?實施了哪些努力? 是什麼導致了北宋的最終滅亡? 立足《宋史》《遼史》《金史》《三朝北盟會編》《宋會要輯稿》《續資治通鑒長編》等史籍原典,結合相關歷史筆記、碑文等資料,細緻還原歷史細節和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探尋北宋王朝滅亡背後的深層原因,以及對現時代的鏡鑒意義。作者簡介
李臣,山東人,青年歷史作家。熟讀二十四史等史書,深耕朱史。以嚴謹的學術態度和生動的敘事風格見長,善於從細節處復活歷史現場,為讀者提供專業可靠又不失趣味的閱讀體驗。作品見於《青年文摘》《聯合日報·文史周刊》等權威刊物。「寫史不為複述興衰,而為刺破人性迷障。」目錄
楔子 大宋外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