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沽學人 天津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天津日報 978755631094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天津社會科學院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560
商品編號: 9787556310944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6*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津沽學人
ISBN:9787556310944
出版社:天津社會科學院
著編譯者:天津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天津日報
頁數:21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4616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是天津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攜手天津日報重磅打造的報紙專欄”津沽學人”的階段性重要成果之一。全書共38篇,全結和呈現新中國成立以來,天津社會科學界湧現出的眾多大家、專家,書中通過他們學生或同事飽含深與敬意的講述,將社科名家大家們嚴謹執著的治學精神、謙遜儒雅的學人風範生動展現。

目錄

虛懷若谷筆耕不輟
我認識的谷羽先生
難忘的回憶畢生的楷模
記恩師沈德立先生
高山仰止
憶吳廷謬先生
立德樹人的徐大同先生
道德文章 是吾師
——記翻譯家劉士聰先生
幾易其身,不變其心
一李何林先生的與學術道路劉丁:濟史”南開學派”的領軍者 平實為流
方克立先生側記
劉澤華先生素描
陳炳富:中國現代管理學的開拓者之一滋蘭樹蕙研學育才
一一記恩師何伯森先生
羅宗強先生的書房
師生如同學
一-記我的老師王南提教授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一谷書堂先生的學術人生
潛心治學的楷模
一記恩師楊曾武先生
“研究歐洲歷史終是為了中國”
一一記我國歐洲濟社會史研究者侯建新教授
育人宗師學術巨擘
一一記中國邏輯史學科者溫公頤先生
我所知道的雷海宗先生
德法兼修的學人
一記天津大學法學院教授孫佑海他從桑乾河畔走來
一楊生茂先生與中國世界史教學與研究
憶君誦詩神凜然
一聆聽葉嘉瑩先生誦詩測繪中國民族體質地圖
一一記我國體質人類學家鄭連斌教授・心無旁騖研學術
一一記詞彙學家劉叔新先生-風標才器實足師範
一憶會計學家李寶震先生。務實創新謀遠
錢榮塹先生與國際學
為翻譯的一生
——憶翻譯家金陡先生漢藏語學一代大家邢公畹先生
“寫大眾的有血有肉的歷史書”
一一馮爾康先生與中國社會史研究 科學嚴謹求真務實
一憶財政濟學家王亙堅先生 雲淡風輕話平生
一張友倫先生的人生道路與史學成就”教外別傳”與”架橋鋪路”
一一史學史大家楊翼驤先生的志業與遺產崇德厚學薪火相傳
一一記西方政治思想史學者高建教授・勤奮刻苦、淡泊名利的明史學家
一一記南開大學資深教授南炳文先生 追尋”冷處偏佳”的真諦
一記美術翻譯家李本正先生 永遠的導師和楷模
一記自動控制和系統工程專家劉豹先生陳國慶:我國工程研究驅 ”自樹”與”樹人”
一一記中日比較文學學者王曉平教授・精微廣大山高水長
一一孫其峰先生的中國畫教學與實踐後記
前言
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學術的薪火傳承與文化的根脈延續始終是推動社步的重要力量。新中國成立以來,天津哲學社會科學界湧現出一大批德學雙馨、貢獻的專家學者,他們以智慧之光照亮城市人文脈絡,以學術之魂熔鑄時代精神豐碑。為深入學文化思想,天津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與天津日報聯合推出《津沽學人》,邀請本市社科名家、大家的親友學生執筆,以鮮活生動的筆觸,記錄一代代學人的精神風骨與學術擔當,折射出”學術有造詣、學科有傳承、學人有品格”的津派社科壯美圖景。
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需要立足本土實踐深耕細作。書中記敘的研究成果,多源于學者們對中國問題的深刻觀照。無論是社會結構的歷史性考察,還是文化現象的比較研究,抑或思想體系的現代闡釋,皆以中國驗為根基、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正是這些紮根大地、立足本土的孜孜探索,為中國的哲學社會科學知識創新提供了源頭活水,彰顯著社會科學家”治學為民、學術報國”的精神追求。
文化自信,離不開學術共同體的代際傳承。書中體現的學術交往,既有師承授受的嚴謹規範,又有跨學科對話的開容。學者們既注重傳統治學方法的傳承,又積極吸收國際前沿成果,在守正創新中推動學術發展,展現出鮮明的文化自覺。這種兼容並蓄的學術生態,為培育具有中國氣派的學術話語貢獻了津沽學人的智慧。
載的不只是學人成就,更可見一座城市的文化品格。作為近代教育重鎮與學術高地,天津見證了傳統書院向現代大學的轉型,培育了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學術土壤。書中展現的學術貢獻涉及文史哲管法等多個領域,既有基礎理論的深度探求,也有應用研究的開拓創新,映射出天津學術兼容傳統與現代、貫通理論與實踐的鮮明特質。
本書的出版得益于作者們在繁忙的工作之餘查閱資料、尋訪求證,懷著敬意和熱忱寫稿撰文;得益於各高校和科研院所不辭辛苦協調;得益于編輯團隊各環節 力爭精益求精。願此書如星輝映海河,照亮後來者之路,激勵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弘揚津沽學人精神,守正創新,立德樹人,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展現津沽風采,貢獻學人力量!

摘要
虛懷若谷筆耕不輟
——我認識的谷羽先生
我幾乎在1987年考人大學俄語專業不久後,就得知谷羽先生大名。那時上課之餘跑到圖書館,沉醉在文學世界裡,一待就是半天。當時讀過的普希金、萊蒙托夫、克雷洛夫等很多俄國詩人的作品,都是谷羽先生的譯本。先生的譯筆質樸簡練、平和恬淡,深得我心。
真正認識先生本人,是在15年我調人南開大學俄語系工作後。那年7月,在南開大學夏季小學期裡,俄語系邀請谷羽先生給本科生作講座。先生當時講的是譯詩的實踐與方法。講座的具體內容我已記不得了,因為坐在排的我被先生高大的身材和謙遜儒雅的氣質吸引了。在我印象中,詩人譯詩,這詩人也該像普希金和萊蒙托夫那樣身材不高,但先生不是,他可以用”氣宇軒昂”四個字來形容。先花白、面色白淨、慈眉善目,說話不急不躁、娓娓道來,感覺他似乎邀遨遊在詩歌的海洋裡,自得其樂。
當時先生已退休在家,但他退而不休,在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閻國棟院長的支持和幫助下,他剛剛出版了自己的學術論文自選集。在結集出版的40余篇文章 中,既有詩歌史的研究,也有詩歌翻譯方法的探討,還有對俄羅斯漢學家譯介中國詩的歷史衍變的梳理。從中可見先生的學術貢獻和學術興趣。此外,先生當時正在和俄羅斯漢學家合作編選、翻譯中國詩歌。
先生雖然很忙,但逢有俄語系或外院舉辦的俄羅斯文學或外國詩歌研討會,必定到場,積極發言,分享心得。時間久了,我發現,先生有著”獨樂不若與人樂”的胸懷。他關愛年輕俄語人的成長,願意與大家交流自己的讀詩、譯詩驗。在先生與學生的見面會上,愛詩的學生有說不完的話題、問不完的問題,先是微笑著循循善誘,時常以自身歷佐證勤能拙的神奇。多麼美好啊,這些難得的機緣,難得的時刻。先生,我們在座的老師、學生們,都深切體會到分享的愉悅。直到很晚,先生才騎上單車,在昏暗的燈影中遠去。臨別時,我們囑咐騎車要小心,他回答說沒關係,很近,一會兒就到家。
先生每次來南開,來外院都是騎著單車,風雨無阻。我們佩服先生身體硬朗,同時對先生的召喚變得有恃無恐,時常邀請先生前來參加我們俄羅斯文學和中俄關係交流史專業的博士生開題、答辯會。這不僅因為先生學識廣博,他除了對俄羅斯文學躬耕一生,對中俄詩歌翻譯舉重若輕外,在俄羅斯漢學研究方面也頗有造詣。03年,在俄羅斯漢學家李福清院士的幫助下,先生帶領高校俄語專業25位同行,合作翻譯了190 萬字的四卷本《俄羅斯白銀時代文學史》。此後多年,先生與李福清一直保持著聯繫。李福清將撰寫的論文《阿列克謝耶夫院士譯〈聊齋〉》寄給先生徵求意見,先生僅用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