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簡牘學研究》創於1997年,是國內最早的簡牘學專業學術集刊之一,現由西北師範大學簡牘研究院、甘肅簡牘博物館、河西學院河西史地與文化研究中心等三家單位聯合主辦,每年6月、11月各出版1輯。2024年入選中國歷史研究院資助集刊。 《簡牘學研究》堅持致力學術、開拓視野、服務新秀的辦刊理念,既刊登高水平研究成果,也重視新材料刊布和國內外學術動態介紹。既關注「簡牘整理與保護」「簡牘語言文字與書法研究」「簡牘與戰國秦漢魏晉史研究」,也歡迎以簡牘或其他出土文獻為主要材料的絲綢之路文明、西北邊疆史地研究成果。 《簡牘學研究(第十七輯)》共收錄了十六篇專題論文,研究內容廣泛,涉及以簡帛為主的戰國至秦漢時期的出土和傳世文獻材料。分設「法制研究」「歷史地理」「地方行政」「典籍解詁」「語言文字」和「交叉學科」六個欄目。「法制研究」「歷史地理」「地方行政」三個欄目分別研究了秦漢時期的律令制度、郡縣設置與地區間交往,並探討了當時的縣政運作、文書行政等。「典籍解詁」與「語言文字」欄目,則聚焦于文本考釋,深入辨析秦漢用字習慣等。「交叉學科」欄目對文史學科在數字化時代的轉型發展有重要啟示意義。本輯彙集了簡牘學領域專家學者們對秦漢法制、政治制度、地理、典籍、語言文字等核心問題的研究成果,對於深入推動秦漢史、語言文字等相關領域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目錄
法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