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立足導遊職業崗位核心能力需求,系統闡述導遊詞創作與講解的實戰技能與藝術,旨在切實提高導遊人員的專業服務水平和職業競爭力。全書採用職業導向的項目化教學設計,劃分為若干仿真工作場景的任務模塊。首先,本書聚焦導遊詞創作的核心要點,詳細講解基本原則與實操方法,並深入解析項目化教學對技能養成的支撐作用。幫助學生系統掌握不同情境下的導遊詞創作技能,並針對自然景觀、人文古跡等不同資源類型,講授相關創作技法。其次,本書深度解析導遊講解的語言藝術與核心技巧,著重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及互動溝通能力。*後,本書直面導遊實踐中的高頻問題,深度剖析並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幫助學生提升獨立應對複雜情況的能力。本書緊密結合行業實際,突出技能訓練與問題解決,是培養高素質、應用型導遊人才的實用操作指南與核心教學資源。
作者簡介
高 媛 教授,秦皇島職業技術學院旅遊與康養系主任。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層次人選,河北省科學技術廳入庫專家,秦皇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出版教材、專著共10部,其中主編”十四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模擬導遊》、副主編”十二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模擬導遊實務》,發表論文30餘篇;主持建設*導遊專業教學資源庫、省級導遊專業群教學資源庫、省級旅遊管理專業教學資源庫;主持河北省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項目1項,河北省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項目4項;獲得河北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牽頭建設河北省”雙高”專業群、河北省教師教學創新團隊;主持和參與職業教育國家在線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2門;主持文化和旅遊部”萬名英才”項目3項;主持和參與教育部、省級重點課題20余項;擔任人社部全國鄉村振興職業技能大賽裁判、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塞裁判;牽頭全國文旅康養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旅遊數智化教學名師工作室領辦人。
喬海燕 副教授,嘉興職業技術學院文化與旅遊學院院長。擔任浙江省文化和旅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全國紅色研學產教融合共同體秘書長等。長期致力於休閒旅遊、研學旅遊、鄉村民宿研究。榮獲全國旅遊行指委課程思政優秀案例1項;主持、參與文化和旅遊部旅遊職業教育提質培優項目、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浙江省高職教育”十四五”教學改革項目、浙江省社科聯課題等10余項;主持、參與並完成地廳級課題20余項;公開發表論文30餘篇;主編、參編《研學旅行課程設計》《旅遊美育》《旅遊政策與法規》《江南水鄉文化概論》《民宿數字化運營與管理》等多部教材。指導學生在省級以上技能大賽中獲獎10余項,指導學生在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中獲得金獎1項。
目錄
目錄
項目一 認識導遊詞 /001
任務一 導遊詞的概念與基本特點 /002
任務二 導遊詞的分類與構成 /009
任務三 導遊詞的應用場景與基本功能 /014
項目二 導遊詞創作與講解的基本方法 /021
任務一 導遊詞創作的基本要領 /024
任務二 導遊詞創作的基本路徑 /035
任務三 導遊詞講解的基本要領與方法 /041
項目三 途中導遊詞創作與講解 /067
任務一 赴旅遊目的地途中導遊詞創作與講解 /069
任務二 赴景區(點)途中導遊詞創作與講解 /077
任務三 返程途中導遊詞創作與講解 /083
項目四 自然風景類景區導遊詞創作與講解 /089
任務一 地文景觀類導遊詞創作 /091
任務二 水域風光類導遊詞創作 /100
任務三 生物景觀類導遊詞創作 /112
任務四 天象與氣候景觀類導遊詞創作 /116
任務五 自然風景類景區導遊詞講解 /121
項目五 人文古跡類景區導遊詞創作與講解 /128
任務一 中國古代建築類導遊詞創作 /130
任務二 中國古典園林類導遊詞創作 /141
任務三 城市風光類導遊詞創作 /149
任務四 地方文化類導遊詞創作 /160
任務五 人文古跡類景區導遊詞講解 /165
項目六 人造景區導遊詞創作與講解 /172
任務一 旅遊度假區導遊詞創作 /173
任務二 主題公園導遊詞創作 /178
任務三 博物館導遊詞創作 /183
任務四 紀念館導遊詞創作 /190
任務五 現代建築與設施導遊詞創作 /195
任務六 人造景區導遊詞講解 /198
項目七 特殊類型導遊詞創作與講解 /206
任務一 競賽導遊詞創作與講解 /208
任務二 研學團導遊詞創作與講解 /215
任務三 涉外導遊詞創作與講解 /218
任務四 殘障人士導遊詞創作與講解 /221
項目八 導遊詞創作與講解的常見問題和解決方法 /228
任務一 記憶負擔問題與認知支架方法 /230
任務二 講解吸引力不足問題與故事化策略 /237
任務三 文化差異挑戰與跨文化交流技巧 /244
任務四 講解互動及應變問題與解決方法 /254
本課程閱讀推薦 /261
參考文獻 /262
前言/序言
前言
黨的二十大報告將文化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對文化和旅遊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在”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中,明確把”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作為發展文化事業和繁榮文化產業的重要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旅遊發展大會上指出,”旅遊業從小到大、由弱漸強,日益成為新興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具有顯著時代特徵的民生產業、幸福產業”,要”加快建設旅遊強國”和”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旅遊消費呈現新趨勢,旅遊體驗質量成為重中之重。鑒於遊客正是通過導遊的講解來獲得知識拓展和美感享受,講解服務自然成為導遊服務的核心,因此,導遊創作導遊詞的能力尤為重要。然而,在以往的旅遊管理和導遊專業人才培養中,導遊詞創作往往只是作為導遊業務、應用文寫作等基礎課程中的一個章 節 或單元存在,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對學生的導遊詞創作能力的培養。因此,本書在編寫的過程中,著重培養導遊創作、優化導遊詞的能力,具體特點如下:
一是採用項目化教學體例。在教材編寫上,我們遵循以項目為主線,以具體任務為節 點的原則,構建了一個條理清晰、結構嚴謹的教材內容體系。這種依據項目教學法編排的教材,與高職院校倡導的”學做結合,任務驅動”的一體化教學模式高度契合。
二是本書兼具教師用書、學生用書及實習指導用書的功能,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性。書中設置了供學生創作與摘抄導遊詞的區域,並提供了講解評分表,這些設計極大地提升了教材的實用價值。
三是緊密貼合導遊服務工作實際。本書所有項目是根據導遊帶隊實際工作中導遊服務的具體需求而設置的。本書緊密跟隨旅遊產業的發展步伐,密切關注行業與時代的*新發展動態,設定以實訓教學為主的導遊詞撰寫任務,旨在培養學生的導遊詞創作能力。本書的編寫注重職業性、時代性、針對性與實用性,符合一線導遊服務工作的特點,立足于學生的認知規律,著重培養寫作與講解能力,以初級和中級導遊考試為標準,通過四位一體的”415”教學模式,以期實現導遊人才的培養目標。
本書由秦皇島職業技術學院高媛、嘉興職業技術學院喬海燕擔任主編,構建了全書的基本思路和框架,並對全書內容進行了統稿、定稿和補充修改工作。具體編寫分工如下:嘉興職業技術學院張俊藐負責編寫項目一,河源職業技術學院馮四朵負責編寫項目二、項目三,安徽職業技術大學張文靜負責編寫項目四,山東旅遊職業學院李冉負責編寫項目五,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王婉姝負責編寫項目六、項目七,嘉興職業技師學院李宇星負責編寫項目八。北京鼎盛諾藍科技有限公司安勝強負責提供與製作全書中引用的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導遊賽項成果視頻資源,以及項目五部分導遊詞的編寫。
感謝本書所參閱和引用的信息、資料的作者所給予的理解和支持,正是在全體編寫人員的共同努力以及諸多專業人士的支持,本書才得以順利編寫完成。感謝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旅遊分社王乾編輯為本書的出版做出的貢獻。
由於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不足之處,真誠歡迎各位讀者批評指正,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編者
2025年6月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