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緊扣《”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規劃教材建設實施方案》要求,立足黃石文旅產業發展需求,構建區域特色應用型本科教材。全書以”基礎—技能—服務”為框架,系統構建”初識黃石”“樂游黃石”“尋味黃石”“棲居黃石”“暢行黃石”“趣購黃石”“非遺黃石”“精選線路”八大核心模塊。以項目導向模式強化職業能力培養,結合大冶銅綠山古銅礦遺址等典型案例,提升導遊講解、線路設計等核心技能。教材以立德樹人為核心,融入礦冶文化、非遺技藝等地域特色元素,構建”教學—實踐—產業”閉環體系。校企協同優化內容設計,強化服務標準化與個性化兼顧能力,為黃石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工業旅遊目的地提供人才支撐,彰顯教育鏈與產業鏈融合的教材價值。
作者簡介
王 軍 湖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助理,副教授,高級導遊,碩士研究生導師。入選文化和旅遊部”萬名旅遊英才計劃”雙師型教師、國家金牌導遊,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湖北省金牌導遊工作室”領辦人、兼任全國研學旅行基地認定員、湖北省全國導遊資格考試面試評審員、湖北省旅遊學會常務理事。主持完成省部級科研項目2項、省廳級項目2項,出版學術專著1部,主編教材1部,參編教材8部,發表核心期刊論文20餘篇,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3項。主導實施的”礦冶工業遺產保護志願者服務模式案例”入選聯合國南南合作組織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十大優秀案例。指導學生獲全國及省級導遊大賽獎項20餘
項,獲批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3項。主要從事工業(遺產)旅遊、旅遊教育、旅遊企業管理等領域的研究。
楊 慶 湖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旅遊系系主任,全國研學旅行基地認定員,全國導遊資格考試(湖北考區)面試考官,國際註冊高級禮儀培訓師,湖北省旅遊學會理事。主要從事旅遊教育、生態旅遊等領城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參與省部級項目3項,主持市級科研項目5項、橫向課題6項,指導學生獲得*學科競賽獎項多項。
周鈺華 黃石文遠旅行社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高級導遊,桂林旅遊學院外聘教師,黃石市作家協會會員。主要從事旅行策劃與執行、旅行社經營管理、導遊業務技能培訓等工作。參與《聽高級導遊說世界遺產》導遊詞編寫,參與黃石市旅遊協會導遊詞評審工作。
目錄
目錄
項目一 初識黃石 001
任務一 黃石概況 002
一、 黃石概述 003
二、 黃石人文歷史 004
三、 黃石自然地理 007
任務二 黃石各縣(市)區情況 008
一、 黃石港區 008
二、 西塞山區 009
三、 下陸區 010
四、 鐵山區 012
五、 大冶市 014
六、 陽新縣 016
任務三 黃石文旅產業 018
一、 黃石文旅產業發展現狀 019
二、 黃石文旅產業發展趨勢 021
項目二 樂游黃石 026
任務一 工業旅遊景區 027
一、 景區介紹 028
二、 示例導遊詞 038
任務二 山嶽旅遊景區 051
一、 景區介紹 052
二、 示例導遊詞 070
任務三 水體旅遊景區 082
一、 景區介紹 083
二、 示例導遊詞 089
任務四 紅色旅遊景區 094
一、 景區介紹 095
二、 示例導遊詞 099
任務五 鄉村旅遊景區 106
一、 景區介紹 106
二、 示例導遊詞 113
任務六 旅遊度假區 120
一、 旅遊度假區介紹 120
二、 示例導遊詞 125
項目三 尋味黃石 132
任務一 體驗黃石特色菜肴 133
一、 奶湯汆西塞鱖魚 134
二、 煎釀太子豆腐 135
三、 陽新 湯 136
四、 大冶苕粉肉? 137
五、 臘味燉金牛千張 138
六、 清蒸芋頭圓 139
七、 銀魚炒土雞蛋 140
八、 四鬥糧雞雜湯 140
九、 清蒸韋源口螃蟹 141
十、 摺子粉炒肉 141
任務二 體驗黃石特色小吃 142
一、 黃石港餅 143
二、 黃石老四門豬油餅 145
三、 黃石土豆片 146
四、 銅山口牛肉粉 146
五、 大冶糊面 147
項目四 棲居黃石 150
任務一 體驗黃石豪華酒店 151
一、 磁湖山莊酒店 152
二、 未蘇灣花間亭 飛花 154
三、 聞泰花園酒店 155
四、 金花大酒店 156
五、 大冶市梅紅生態酒店 158
六、 陽新國際大酒店 159
七、 仙島湖國際溫泉度假村 160
任務二 體驗黃石精品民宿 161
一、 麗湖楓月民宿 162
二、 湫實 汀島民宿 163
三、 仙島湖山居秋暝民宿 164
四、 愛宇山莊 桔子民宿 165
項目五 暢行黃石 167
任務一 認識黃石的公路 169
一、 黃石公路概況 169
二、 黃石境內的主要公路 170
三、 主要汽車客運站 171
任務二 認識黃石的鐵路 172
一、 黃石鐵路概況 172
二、 黃石境內的主要鐵路幹線 173
三、 黃石主要鐵路車站 173
任務三 認識黃石的航空 174
一、 黃石航空概況 175
二、 周邊的機場及主要航線 175
項目六 趣購黃石 181
任務一 品鑒黃石特色土產品 182
一、 大冶印子粑 183
二、 白鴨牌松花皮蛋 184
三、 富川山茶油 185
四、 勁牌保健酒 186
五、 金海白茶 187
六、 靈溪牛肉醬 188
七、 金柯辣椒 188
八、 金牛麻花 189
九、 珍珠果米酒 190
十、 玉堍油面 191
任務二 鑒賞黃石特色旅遊紀念品 192
一、 大冶刺繡 193
二、 黃石孔雀石 193
三、 陽新布貼 194
項目七 非遺黃石 197
任務一 鑒賞黃石傳統藝術文化 198
一、 *非物質文化遺產——陽新採茶戲 199
二、 *非物質文化遺產——陽新布貼 200
任務二 體驗黃石傳統民俗文化 202
一、 *非物質文化遺產——西塞神舟會 202
二、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富池三月三廟會 204
任務三 體驗黃石傳統技藝文化 207
一、 *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冶尹解元石雕技藝 207
二、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陽新摺子粉製作技藝 210
項目八 精選線路 214
任務一 黃石傳統旅遊線路 215
一、 一日遊線路 216
二、 兩日遊線路 217
三、 三日遊線路 219
任務二 黃石特色旅遊線路 221
一、 主題旅遊線路 222
二、 特色精品旅遊線路 232
參考文獻 239
前言/序言
2023年11月,*辦公廳印發的《”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規劃教材建設實施方案》明確指出,本科教材建設應堅持價值引領,將立德樹人融入其中;以需求為導向,緊密貼合社會與市場需求;注重分類發展,根據專業特點和培養目標制定相應策略;強調守正創新,融入新理念、新技術和新成果。在這一精神指導下,我們編寫了《導遊黃石》這一部地方特色濃郁的教材。教材以黃石旅遊景點為對象,立足黃石實際情況,挖掘黃石特色文旅資源,融入產業需求,以培養適配人才,推動地方高等教育與文旅產業人才需求的有效對接,進而促進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
《黃石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明確提出了黃石文旅的總體目標:到2035年,打造成為國家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區、世界級工業遺址旅遊目的地。本書正是為適應黃石文旅產業發展需求而開發的區域特色教材,旨在提高黃石旅遊教育與文旅產業的契合度,精準服務黃石文旅產業。本書是湖北省社會實踐一流課程”導遊模擬實訓”和湖北省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基於研學旅行的黃石特色工業旅遊虛擬仿真實驗”的配套教材,是湖北師範大學課程思政示範課”導遊模擬實訓”項目的研究成果,也是湖北師範大學校級規劃教材,它具有以下特色。
一是始終貫穿立德樹人的理念。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也是編寫本教材的宗旨所在。黃石歷史底蘊和紅色文化都很深厚,蘊含著生動的德育元素,從古代礦冶文明的輝煌到近現代工業重鎮的崛起,黃石的發展歷程彰顯了先輩們堅韌不拔的意志和勤勞智慧的品質,這些歷史故事能讓讀者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激發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大冶的工匠精神、陽新的紅色基因、黃石市區的人文魅力,都能潛移默化地厚植讀者的家國情懷。
二是全力聚焦職業能力的培養。本書緊密圍繞旅遊專業學生和從業者的職業能力與素質要求編寫,極具實戰價值。書中對各類旅遊景區的編寫注重導遊帶團能力的培養,涵蓋線路規劃、景點亮點提煉、講解技巧、遊客互動等內容,確保學習者能夠快速適應崗位需求,提供優質服務。
三是精心指導導遊業務的實踐要領。本書各項目與任務緊密圍繞遊客在黃石的食、住、行、遊、購、娛方面的體驗展開。在”尋味黃石”板塊,深入挖掘黃石特色美食的製作工藝和文化淵源,讀者通過學習可直接用於策劃美食旅遊線路、推薦特色美食,提升餐飲文化傳播能力;在”棲居黃石”板塊,通過實地考察各類住宿場所,幫助學習者根據遊客需求精準推薦,掌握預訂協調技能;在”暢行黃石”板塊,詳細梳理交通線路,培養學習者行程規劃和票務安排能力;在”趣購黃石”板塊,介紹特色土產品和特色旅遊紀念品,提升學習者引導遊客消費的能力,增加旅遊購物附加值。這種項目驅動式的編寫方式,使教材內容與職業場景緊密結合,學習者能夠學以致用,快速融入職場。
四是突出地方的文化魅力。黃石獨特的礦冶文化、生態資源和民俗風情是其文旅產業的特色標識。從大冶銅綠山的古銅礦遺址到現代工業遺址改造的公園,展現了黃石的工業發展脈絡;東方山的禪意、仙島湖的秀水,呈現出獨特的山水景觀;陽新的紅色文化、大冶的民俗節 慶,傳承著地域精神。通過深入挖掘這些特色,展示黃石的魅力,既能讓本地居民深入瞭解黃石、熱愛黃石,激發他們建設黃石、服務黃石的熱情,也能吸引更多外地遊客前來旅遊,推動地方文旅產業發展。
五是緊扣企業的發展需求。文旅企業在新時代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急需專業人才推動產業升級。編者走訪了黃石多家旅行社、酒店、景區等文旅企業,瞭解其用人需求和行業痛點,並據此優化教材內容。例如,在旅遊線路設計方面,結合企業熱門產品,創新推出傳統與特色相結合的線路,為企業產品研發提供思路;在”非遺黃石”板塊,融入非遺文創與企業合作案例,拓寬學習者對文旅融合商業模式的認知;在”棲居黃石”“尋味黃石”等板塊,注重培養學習者服務標準化與個性化兼顧的意識,滿足企業提升服務質量的需求,為黃石文旅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人才支持。
六是融合數字化新體驗。順應數字化時代發展潮流,本教材充分利用數字化技術,在各項目與任務關鍵知識點、景區介紹、案例展示等內容旁設置專屬二維碼。學習者和相關從業者只需輕鬆掃碼,即可獲取豐富的拓展知識,如黃石歷史文化的深度解讀、景區導覽圖展示、*新的文旅行業資訊等。這不僅打破了傳統紙質教材的內容局限,為學習者提供了更立體、多元的學習體驗,還能實時更新信息,確保知識的時效性,讓教材內容緊跟文旅產業數字化發展步伐,更好地滿足教學與行業實踐的需求。
七是助力社會科學普及。本書將黃石礦冶歷史、紅色精神、民俗風情等融入知識點,以通俗講解、示例導遊詞呈現的方式,成為公眾瞭解黃石文旅資源的科普載體。本地居民可借此探尋家鄉文化根脈,外地遊客能初識黃石魅力,通過對歷史淵源、文化內涵、產業發展的解讀,增進對地方社會文化的認知,推動黃石文旅知識大眾化傳播,提升區域文化影響力。
本教材可作為本科、高職、中職院校旅遊管理類專業的教學用書,也適用于旅遊從業人員作為學習資料或工具書使用,同時還能為遊客提供旅遊攻略參考。
本教材的編寫彙聚了多方力量,主編由湖北師範大學王軍副教授、楊慶老師以及黃石文遠旅行社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周鈺華擔任;副主編由湖北壹玖零柒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開發運行部部長黃菁與市場運營部主管衛來擔任。
在具體編寫分工上,王軍承擔了項目一、項目五、項目七的編寫任務;黃菁、衛來、周鈺華與王軍共同協作完成了項目二;楊慶和王軍共同撰寫了項目三、項目六;王軍指導劉桂桃完成項目四的寫作;周鈺華和王軍負責項目八的寫作。湖北簡米廣告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羅劍剛負責設計了教材吉祥物”石頭” 和 “石榴”,以及景區線路導覽圖等。在此說明,《導遊黃石》編委會對”石頭”“石榴”形象設計享有著作權及所有權,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擅自使用、複製、傳播、改編等,侵權將依法追責。
在本教材的編寫過程中,承蒙眾多領導、專家以及行業企業的悉心指導與大力支持。黃石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肖婷、副局長李名有、副局長屈雷,黃石市旅遊協會會長杜元紅,湖北師範大學副校長兼教務處處長胡豔軍教授,湖北師範大學歷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