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宮玉彬,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入選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項目帶頭人,長期從事真空電子學研究工作。擔任2025--2027年度IEEE真空電子技術委員會主席,《真空電子技術》主編。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四川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各1項。出版學術專著2部,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
目錄 第1章 真空電子學簡介
1 1 重要的「真空」環境
1 2 真空電子學的發展歷程
1 2 1 真空電子器件的起始
1 2 2 微波管
1 2 3 諧振腔磁控管
1 2 4 行波管
1 2 5 其他真空電子器件
1 3 真空電子器件的重要作用
拓展閱讀
第2章 真空電子學中的物理
2 1 電子及其特性
2 2 電子在靜電場中的運動
2 3 電子在磁場中的運動
2 4 電子在複合電場與磁場中的運動
2 5 運動電子產生的輻射
2 5 1 運動電子產生的電磁場
2 5 2 切連科夫輻射
2 5 3 渡越輻射
2 5 4 散射輻射
2 5 5 衍射輻射
2 5 6 史密斯-珀塞爾輻射
2 5 7 同步輻射
拓展閱讀
第3章 自由電子的產生與傳輸
3 1 金屬中的自由電子
3 2 自由電子的發射
3 2 1 電子離開金屬受到的阻力
3 2 2 熱電子發射
3 2 3 光電發射
3 2 4 二次電子發射
3 2 5 場致發射
3 3 自由電子的傳輸
3 3 1 真空電子器件中的電子注
3 3 2 聚焦系統
3 4 自由電子的收集
3 4 1 單級降壓收集極
3 4 2 多級降壓收集極
拓展閱讀
第4章 電磁波的傳輸與諧振
4 1 行波結構
4 1 1 螺旋線慢波結構
4 1 2 耦合腔慢波結構
4 2 駐波結構
4 2 1 重入式諧振腔
4 2 2 多腔諧振系統
4 2 3 開放式波導諧振腔
4 2 4 准光學諧振腔
4 2 5 輸能裝置
拓展閱讀
第5章 電子注與場的相互作用
5 1 感應電流
5 2 電子流與電場的能量交換
5 3 皮爾斯理論
5 3 1 電子注中的高頻電流
5 3 2 線路方程
5 3 3 特徵方程
5 3 4 同步狀態
5 4 有關相互作用的討論
拓展閱讀
第6章 真空電子學研究的新方法:模擬模擬與虛擬實驗
6 1 用等效電路法求解慢波結構高頻特性
6 1 1 曲折波導慢波結構模型
6 1 2 等效電路
6 1 3 高頻特性分析
6 2 用場匹配法求解慢波結構高頻特性
6 2 1 交錯雙柵慢波結構模型
6 2 2 場方程推導
6 2 3 色散特性與耦合阻抗
6 2 4 單周期反射特性
6 2 5 計算結果與討論
6 3 注波互作用參數計算與模擬
6 3 1 電子運動方程
6 3 2 射頻場方程
6 3 3 空間電荷場方程
6 4 曲折波導類行波管套裝
6 4 1 常規曲折波導的參數設置與冷特性分析
6 4 2 E面脊載入曲折波導行波管的注波互作用參數計算
6 5 電子光學系統
6 5 1 帶狀注電子槍的模擬
6 5 2 Ka波段行波管帶狀電子注聚焦系統
拓展閱讀
第7章 基於真空電子學的高頻率器件
7 1 交錯雙柵慢波結構行波管
7 1 1 Ka波段行波管的高頻結構
7 1 2 行波管高頻結構傳輸特性測試
7 1 3 傳輸特性問題
7 1 4 閉合型PCM聚焦系統行波管
7 1 5 新型PCM聚焦系統行波管
7 2 新型擴展互作用增強曲折波導行波管
7 2 1 概念與模型
7 2 2 三維粒子模擬
7 3 太赫茲繞射輻射器件Obictron
7 3 1 Obictron結構
7 3 2 Obictron諧振腔高頻特性
7 3 3 光柵色散特性的研究
7 3 4 注波互作用的數值計算
7 4 基於准光學諧振腔的太赫茲迴旋管
7 4 1 任意截面波導迴旋管自洽非線性理論
7 4 2 腔體冷腔場表示
7 4 3 准光學諧振腔工作參數設計
拓展閱讀
第8章 基於真空電子學的高功率微波技術
8 1 相對論返波振蕩器
8 2 相對論速調管放大器
8 2 1 電子注在同軸與空心圓柱漂移管中的空間電荷限制流
8 2 2 電子注在同軸與圓柱漂移管中的束波轉化效率
8 2 3 電子注與同軸諧振腔體間隙的負載電導
8 3 其他類型的高功率微波器件
8 3 1 虛陰極振蕩器
8 3 2 磁絕緣線振蕩器
8 3 3 感應輸出管
拓展閱讀
第9章 先進位造工藝在真空電子學領域的應用
9 1 微機電系統工藝
9 2 激光燒蝕
9 2 1 懸置雙微帶曲折線慢波結構的加工
9 2 2 角度對數帶狀線慢波結構的加工
9 3 離子束刻蝕
拓展閱讀
第10章 新材料在真空電子學領域的應用
10 1 超構材料
10 2 光子晶體
10 2 1 光子晶體載入慢波結構的設計
10 2 2 光子晶體矩形柵慢波結構的設計
10 3 納米材料
10 3 1 石墨烯
10 3 2 碳納米管
拓展閱讀
第11章 真空電子學中的新機制:束-等離子體系統
11 1 束-等離子體系統的理論
11 1 1 色散方程
11 1 2 靜電模式與電磁模式
11 1 3 平衡條件
11 2 束-等離子體系統的輻射機制
11 2 1 離子聚焦機制下的電磁不穩定性
11 2 2 束-等離子體尾場共振輻射
11 2 3 基於束-等離子體尾場共振的切連科夫輻射
11 2 4 束-等離子體虛陰極機制
11 2 5 束-等離子體系統輻射機制的實驗驗證
拓展閱讀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