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關於我們生活的星球——地球,融合地質學、生物學、氣候學與天文學的綜合科普著作。作者從地球的誕生講起,接著分別從月亮、行星、地表、地貌、天氣、氣候、宇宙,生命的本質、起源和進化,以及地球的未來等幾個部分詳細地介紹了我們所生活的地球,內容全面,語言通俗易懂。
作者簡介 喬治·伽莫夫(1904-1968)是美國核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他於1904年在俄國敖德薩市出生,1928年畢業於蘇聯列寧格勒大學,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1928—1932年先後在丹麥的哥本哈根大學和英國劍橋大學師從著名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和盧瑟福從事研究工作。後來他又在列寧格勒大學、巴黎居里研究所等多所大學從事研究工作。1934年,他移居美國,在華盛頓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擔任教授,1968年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去世。 伽莫夫在原子核物理學和宇宙學方面成績斐然,是目前宇宙學界影響較大的「大爆炸」理論的推動者,也是「遺傳密碼」理論的先驅者。他還是一位傑出的科普作家,一生致力於科學知識的普及工作,共出版25部著作,有18部是科普作品,其中《物理世界奇遇記》《從一到無窮大》更是風靡全球數十年。由於伽莫夫在科普方面的傑出貢獻,他於1956年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卡林伽科普獎。
目錄 第一章 地球的誕生
古老的傳說
海洋的年齡
岩石的年齡
天空的助力
康德-拉普拉斯假說與碰撞假說
魏茨澤克的理論
行星距離
宜居世界的多樣性
第二章 我們忠實的月亮
海洋潮汐
岩石中的潮汐
月球上的潮汐
潮汐與年代
支持與反對
月球的地貌
第三章 行星家族
比較行星學
逃逸分子
行星和衛星的大氣層
行星上生命存在的條件
火星的荒蕪面貌
太陽系中的奇怪成員
第四章 我們腳下的空間
越深處越炙熱
地震
莫霍洛維奇界面
地球深處
塑性地幔
鐵質地核
指南針謎團
第五章 地表和地貌
平平無奇的岩石
侵蝕和沉降
垂直方向的地殼運動
隆起的山脈
山體的縮比模型
水下的山脈
「沉積物之書」
「沉積物之書」中的章節和段落
早期不完整的篇章
「沉積物之書」的完整三章
最新一章的開始
穿越地球歷史
北美影像史
對古生物學領域的好奇
第六章 天氣與氣候
空氣父親
地球上的能量平衡
全球大氣環流
氣流和海洋洋流
世界洋流的奇幻之旅
大氣氣旋
雲、雨、雷電
天氣的預測和控制
氣候史
周期性「寒潮」是什麼造成的?
第七章 我們頭頂的空間
平流層
電離層
從太陽而來的粒子
磁氣圈(新概念)
第八章 生命的本質和起源
生命的基本理論
蛋白質
核酸
蛋白質合成
最簡單的生物
生命的起源
第九章 生命的進化
生物進化的起因
生物進化的初期
爬行動物的輝煌時代
哺乳時代
人類時代
人口增長、食物和能源
第十章 地球的未來
地球未來的短期預測
地球未來的長期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