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彗星是太陽系的重要成員。本書第一部分概述了當前我們對彗星的認識,包括起源、分類、各個組成部分等,並以其中四顆週期彗星為例,對彗星做了詳細的介紹。第二部分則重點介紹了彗星的觀測,包括裸眼觀測和雙目望遠鏡觀測、小型天文望遠鏡觀測和大型天文望遠鏡觀測。
作者簡介
關於作者:
小理查德 施穆德,擁有物理化學博士學位,曾就職於美國納爾科化學公司,並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擔任研究助理。1990年,他成為國際月球和行星觀測者協會的遠地行星協調員。自1994年以來,他一直是美國戈登學院的全職教授,致力於天文學、化學以及其他科學課程的教學,並在各種刊物上發表科學論文100多篇。
關於譯者:
李德力,復旦大學理論物理學博士,福建師範大學海峽柔性電子(未來科技)學院副教授,從事器件物理、神經形態器件研究,以及科普翻譯與寫作。
目錄
第一章 彗星簡介001
1 1 導言_002
1 2 彗星命名_004
1 3 彗星軌道_009
1 4 彗星軌道與開普勒行星運動第二和第三定律_016
1 5 彗星分類_018
1 6 彗星起源和運動_033
1 7 彗星亮度等統計數據_041
1 8 彗星各部分_057
1 9 彗星亮度隨時間的變化_068
1 10 彗星的近期撞擊事件_076
第二章 9P/Tempel1彗星、1P/Halley彗星、19P/Borrelly彗星和 81P/Wild 2彗星079
2 1 導言_080
2 2 9P/Tempel1彗星_081
2 3 1P/Halley彗星_109
2 4 19P/Borrelly彗星_137
2 5 81P/Wild2彗星_156
第三章 彗星的裸眼觀測和雙目望遠鏡觀測171
3 1 導言_172
3 2 人眼_173
3 3 顏色_176
3 4 雙目望遠鏡_178
3 5 觀測彗星_191
3 6 分析案例_198
3 7 彗星目視亮度估計的誤差來源_202
3 8 彗星繪圖_204
3 9 天空透明度_215
3 10 消光改正_220
第四章 彗星的小型天文望遠鏡觀測 221
4 1 導言_222
4 2 設備_223
4 3 圖像比例尺_255
4 4 觀測或測量_259
4 5 彗星觀測項目_265
4 6 影響彗尾長度測量的因素_294
第五章 彗星的大型天文望遠鏡觀測 297
5 1 導言_298
5 2 光譜學_299
5 3 射電研究_311
5 4 測光和光變曲線_314
5 5 裸核測光_324
5 6 偏振測量_325
5 7 發現新彗星_326
5 8 週期彗星的”複現”_334
5 9 彗星的不透明度測量_335
附 錄 337
用兩個經緯坐標點計算彗尾尾長_338
參考文獻_340
術語譯名對照表_356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