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桂林山水的歷史密碼
甑皮岩遺址與桂林史前文明
從”江源多桂”走來的桂林
桂林岩溶地質發育簡史
桂林山水甲天下
地質——全球塔狀岩溶形成發育的”教科書”
山清——”千峰環野立”
水秀——”一水抱城流”
洞奇——”無山不洞,無洞不奇”
石美——”幽花怪石白雲堆”
桂林——從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走向世界旅遊城市
底蘊深厚的歷史文化城
敬畏自然,保護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與旅遊文化的交響曲
印象桂林
徐霞客與桂林
文人墨客筆下的桂林
桂林山水畫與漓
山水實景,象鼻雲霓
萬國襟懷共此青羅帶
前言
說到桂林,人會想到”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膾炙人口的詩句。世紀90年代中後期,傳唱大江南北的歌曲《我想去桂林》中的歌詞”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時間的時候我卻沒有錢;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錢的時候我卻沒時間”也唱出了無數人嚮往桂林的心聲。”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僅是一句典的詩句,更是一張含金量十足的文化名片!
桂林山水何以”甲天下”?決定一座城市美不美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它的生態資源稟賦。桂林山水的絕妙,妙在地形地勢的造化。桂林擁有典型的岩溶地貌,桂林山水是亞熱帶峰林峰叢地貌的典型代表。桂林地處南嶺山系的西南部,為中、低山地形,地勢兩側高,中部低,位於自西北向東南延伸的岩溶盆地中,北起興安,南至陽朔,發育形成了的峰林峰叢地貌。這裡除了部分弧形山系,大部分地區分佈著一眼望不到邊的塔狀、柱狀、錐狀等形態各異、挺拔峻峭的石灰岩山峰。清代詩人袁枚晚年游桂林曾作詩《獨秀峰》,其中”來龍去脈有,突然一峰插南斗”一句讓桂林山景的奇絕卓異躍然紙上,令人稱歎叫絕。08年,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國際岩溶研究中心落戶桂林,標誌著我國岩溶研究已獲得國際學術界的高度認可。
以”山清、水秀、洞奇、石美”著稱的桂林,被譽為中國南方岩溶”皇冠上的那顆鑽石”,是中國自然山水資源精華集中的體現,是國際旅遊名城和生態山水名城。14年6月,在三十八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桂林山水所屬的中國南方喀斯特二期項目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珍貴的世界自然遺產。
“山水甲天下”的桂林,自然景觀與人文價值相得益彰,美美與共。往今來,桂林的奇山秀水一直吸引著無數文人墨客。詩聖杜甫的一句”宜人獨桂林”,讓多少人對桂林的宜居環境產生無限遐想。
本書是在袁道先、蒲俊兵、肖瓊等所著的《桂林山水》的基礎上改寫而成,旨在保持原著的科學性,並通過紀實文學的筆調,向廣大讀者介紹桂林的生態環境與人文文化,激發讀者對祖國山河的熱愛及對自然科學的探索。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