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成書於1586年,作者為明代著名醫家徐春甫。本次校點底本是日本所藏1597年的重梓全本。全書共六卷,包括《〈內經〉正脈》《雷公四要綱領發微》《病機藥性歌賦》《諸證要方歌括》《二十四方》《評秘濟世三十六方》六種子書。六書各有重點,從不同角度表述了徐春甫對講修醫學的看法。本書為普及性醫學叢書,內容雖然淺近,但卻非常實用,充分表述了徐氏的許多臨床診療見解。內容涉及診斷、辨證、病機、藥性等多方面的知識。
《〈內經〉正脈》:講述的是脈診。之所以冠《內經》之名,是因為徐氏認為脈學當以《內經》為本。所以該書用了相當的篇幅引述《內經》脈學的內容。所謂”正脈”,是顯示脈學的正宗正派。徐氏引述了龐安常、蔡西山、滑壽等名家脈論,可謂學有根本。
《雷公四要綱領發微》:所謂”四要”,指診脈、審證、治要、處方,也就是涉及臨床的診脈、辨證、立法、處方四大關鍵問題。至於”雷公”,並無實指。明代人崇尚雷公,無論炮製、脈學,都好拉扯上黃帝時臣雷公。所謂”綱領”,是指整個醫學的基本知識,其中包括陰陽、表裡、榮衛、三焦、五臟、六腑、十二經絡、十二官等人體生理知識,也包括組方、用藥等問題。
《病機藥性歌賦》:該子書首先是”病機歌”,按病編歌,均為七言,篇幅或長或短,以利習誦。此後又列”五運六氣要略歌”“六氣司天在泉主病歌”。該子書後半部是”藥性賦”,按寒、平、溫、熱四性為綱,用歌賦體裁羅列180餘味的簡單藥性功能。
《諸證要方歌括》:該子書按常見病證分門,羅列所用方劑的歌括。偶爾也會有些一些治療方法歌括。
《二十四方》:這二十四方是徐春甫授徒所用,為二十四類治法的代表方。
《評秘濟世三十六方》:這是徐春甫個人用方最珍秘的一部分內容。收方36首,另有補遺經驗方4首,合計40方。
本書可供中醫臨床工作者、中醫文獻研究者以及中醫愛好者參考閱讀。
作者簡介
徐春甫,字汝元(或作汝源),號思鶴,又號東皋。祁門(今屬安徽)人。明代醫學家。張志斌,女,博士,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臨床基礎醫學研究所研究員。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特聘首席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曾任中華醫學會醫史學分會主任委員,德國柏林洪堡大學Charite醫科大學中國生命科學研究所客座教授。專業為中醫醫史文獻專業,尤擅長中醫古文獻研究。第一主編代表作《本草綱目研究集成》(2015年國家出版基金重點項目,科學出版社,內含子書8種,33冊)。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全國優秀古籍圖書一等獎等。鄭金生,男,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醫史文獻學科帶頭人,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所長,德國慕尼黑大學醫史研究所客座教授,日本茨城大學人文學部客座研究員,現任德國柏林洪堡大學Charité醫科大學客座教授。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