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基於四川省水稻主產區608份農戶微觀調查數據,對數字賦能視角下農戶綠色技術採納的影響機制展開系統研究。研究主要涵蓋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第一,基於數字經濟理論、農戶行為理論、農業技術擴散理論和農業綠色發展理論,對數字賦能影響農戶綠色技術採納的理論機理進行系統探討,並搭建了「數字賦能—農戶綠色技術採納—經濟效應」的理論分析框架;第二,利用宏觀統計數據和相關資料,從宏觀視角梳理我國農業綠色發展歷程,總結各階段農戶綠色技術採納的基本特徵,並結合微觀調研數據,系統闡述樣本農戶的個人特徵、家庭特徵和環境特徵,揭示樣本農戶的綠色技術採納現狀;第三,基於微觀調研數據,結合OLS模型、Ordered Probit模型、控制方程法和傾向得分匹配法,實證檢驗數字賦能對農戶綠色技術採納的影響,並從綠色技術類別、經濟區域和農戶群體三個方面探討數字賦能影響農戶綠色技術採納的異質性;第四,利用中介效應檢驗模型,從農戶綠色技術採納認知和區域軟環境兩方面實證檢驗數字賦能對農戶綠色技術採納的作用機制;第五,採用內生轉換模型檢驗農戶綠色技術採納的節本增收效應,並通過OLS模型和分位數回歸模型探討數字賦能視角下該經濟效應的異質性;第六,利用程序化紮根理論對案例資料展開逐級編碼,歸納總結出數字技術賦能農戶綠色技術採納的基本內涵和實現路徑。作者簡介
銀西陽,四川農業大學管理學博士,現為四川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數字經濟、農業綠色生產、鄉村就業。目錄
1 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