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春
冬眠初醒月
候鳥返鄉月
唱歌跳舞月
夏
動物築巢月
鳥兒出生月
成群飛行月
秋
候鳥離鄉月
倉滿糧足月
冬客臨門月
冬
銀路初現月
饑餓難耐月
熬待春歸月
摘要
森林新聞速遞
來自森林的封電報
白嘴鴉揭開了春天的序幕
當冰雪漸漸消融於大地的每一個角落,一群群白嘴鴉便映入眼簾。
這些鳥兒在南方度過了寒冬,此刻正急切地踏上歸途,向北方的家發。一路上,它們屢遭暴風雪的襲擊,許多同伴因體力不支,不幸倒在了途中。先抵達是那些體格強健的白嘴鴉,此刻,它們正悠然自得地漫步著,時不時拿堅硬的嘴在土裡啄兩下,顯得威風凜凜的。
天空中的陰雲已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潔白如雪的雲朵,悠然地飄浮在藍天上。森林裡早的一批小動物誕生了,駝鹿和麅子的頭上長出
①椋鳥,結群。有”口技演員”之稱,不僅善仿其他鳥的叫聲,還能模仿青蛙叫、小馬叫,以及汽車喇叭,甚至人的聲音。
森林報
了新角,黃雀、山雀和戴菊鳥開始了它們在林間的合唱,椋鳥和雲雀也即將加入。在一棵樹根裸露的雲杉樹下,我們發現了一個熊冬眠的洞穴。於是,我們輪流守候在洞口,只待熊醒來,便能時間向大家報告。
融化的雪水在冰層下悄然彙聚,樹上的積雪慢慢消融,整個森林都回蕩著滴滴答答的聲音。到了夜晚,刺骨的寒冷再次讓融化的水凝結成冰。
雪地新生命
儘管田野中還覆蓋著皚皚白雪,但兔寶寶們已迫不及待地來到了這個世界。
它們一出生,就披上了溫暖的小皮襖,而且天生就擅長奔跑。看,它們活潑地跳到媽媽身邊,飽餐一頓後,又迅速躲到灌木叢和樹墩下,安靜地躺著,即便媽媽不在身邊,也不哭不鬧。
日子一天天過去,兔媽媽似乎沉浸在野外的探險中,忘記了家裡的小寶貝。但小兔們依然乖乖地躺在原地,因為它們知道,一旦亂跑,就會遇到危險,可能會被老鷹捉走或被狐狸發現。
某天,一隻兔媽媽跑了過來,但這並不是小兔們的親生媽媽,而是一位陌生的兔阿姨。小兔們爭先恐後地擠到她面前,仰起小腦袋,好像在說:”阿姨,阿姨,我們餓了!”兔阿姨溫柔地回答:”好孩子,來吃吧。”喂飽小兔們後,兔阿姨又歡快地離開了。
而這時,小兔們的親生媽媽可能也在其他地方,像兔阿姨一樣,照顧著其他兔寶寶。
原來,這是兔媽媽們之間達成的一個默契:所有的兔寶寶都是大家庭的成員,無論遇到哪一窩兔寶寶,兔媽媽都會慷慨地給予它們母愛。
或許你會擔心,沒有成年兔子的時刻陪伴,兔寶寶能過得好嗎?其
①戴菊鳥,一種小型食蟲性觀賞鳥。飼養起來困難,尤其對那些剛捕來的生鳥更要精心飼養,不然它常會因為煩躁不安,絕食而亡。
冬眠初醒月
實,你大可放心。它們一生下來就穿著保暖的皮襖,而且兔乳汁充足,小兔寶寶只需吃一次,就能維持好幾天的能量。
到了八或九天,小兔們的牙齒開始長出來,它們可以逐漸嘗試吃草了,這也意味著它們正在慢慢長大。
只蛋
在所有的鳥類母親中,烏鴉媽媽是先迎接新生命的。它在高高的杉樹上築起了家,而這個家此刻正被皚皚白雪緊裹著。天寒地凍,烏鴉媽媽憂慮不已,生怕那珍貴的蛋受寒,畢竟裡面孕育著它的小寶貝呢!因此,它步不離地守護著這個家,而外出覓食的重任,則自然而然地落到了烏鴉爸爸的肩上。
初綻的花朵
作者簡介
維 比安基(1894-1959),蘇聯科普作家和文學家,有”發現森林人”“森林啞語的翻譯者”的美譽。他的父親是一位生物學家,家裡養著許多飛禽走獸。受父親及這些終日為伴的動物朋友的影響,比安基從小熱愛大自然,喜歡觀察動植物,並學會了記錄大自然發生的趣事。比安基的代表作有《森林報》《少年哥倫布(3-4年級)/學而思大語文分級閱讀》《小鵲鴨和它的三個世界》《小老鼠皮克歷險記》《後一槍》等。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